晓梅赶紧接过听筒,凑到耳边,仔细聆听。当她听到播报员重复着降雨预警时,她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露出了极度震惊和恍然的神情!
“真的……真的说今天有雨!还是中到大雨!”
晓梅放下听筒,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她看向大哥,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和崇拜,“大哥!这……这东西真的能提前知道天气!”
卫国一把抢过听筒,也塞到自己耳朵上,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那“雨”、“大风”等关键词他还是捕捉到了,他张大了嘴巴,看看收音机,又看看大哥,憨厚的脸上写满了“神了”两个字!
连晓雨也踮着脚尖,嚷嚷着要听。
科技降维的爽感在此刻达到高潮!
在这个绝大多数人还在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类经验性谚语猜测天气的年代,林家兄妹已经能够通过自制的设备,近乎实时地获取到来自官方气象部门的、相对精准的天气预报!
这是一种跨越了时代的信息鸿沟所带来的巨大优势!
“以后,”
林向阳看着兴奋不已的弟妹们,脸上露出了笃定的笑容:
“我们每天固定时间收听天气预报。如果预报有雨,我们就不出摊,或者提前做好防雨准备。如果预报是晴天,我们就放心大胆地去做生意!”
“太好了!”卫国兴奋地一挥拳头,“看这破老天爷还怎么偷袭咱们!”
晓梅已经开始心算:“如果能提前知道天气,我们就可以合理安排生产和出摊,避免像今天这样的损失……长期下来,能省下不少钱呢!”
家庭的低气压被这个意外的发现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握了某种“天机”的兴奋和对未来更精准规划的期待。
然而,林向阳的思绪并未停留在仅仅规避风险上。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信息,不仅能防御,还能进攻。
他想起之前废品站刘海中提起的,合作社后面那些更大型的“铁疙瘩”……如果能提前知道一段时期内,比如未来三五天的天气趋势,是否能在物资调配、甚至某些特定的“捡漏”时机上,占得更大的先机?
比如,连续的晴天是否意味着某些露天存放的物资需要遮盖?
大雨之后,某些低洼地带是否会有特别的“收获”?
这天气预报,或许不仅仅能守护住摊位上那点微薄收益,更能为他撬动更大资源,提供一双洞察先机的“眼睛”。
窗外,雨声渐歇,乌云缝隙中透出一缕微光。
林向阳抚摸着那台粗糙却意义非凡的矿石收音机,心中已然开始勾勒如何将这条独特的信息渠道,转化为更实质性的力量和机遇。
但与此同时,一个念头也悄然浮现:这台收音机能接收到的,可不仅仅是天气预报。
那些加密的、非公开的波段呢?
如果无意中接收到不该听的信息,又会带来怎样的风险?
这掌控天时的喜悦之下,一丝新的警讯,如同屋外未散的阴云,悄然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