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天气的重要性(1 / 2)

怀揣着从那堆“废墟”中抢救出来的旧书刊,尤其是那份极具潜在价值的停刊号报纸,林向阳和妹妹晓梅步履轻快地回到了大杂院的小屋。

与去时单纯结算冰棍棍收入的心境不同,此刻兄妹二人的心头,都萦绕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挖掘到宝藏般的隐秘喜悦。

那枚“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所带来的震撼尚未完全平复,这叠故纸堆中发现的“新大陆”,又为这个家庭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沉甸甸的、 隐形的筹码。

林向阳愈发确信,在这个信息闭塞、物质至上的年代,那些被忽视的知识载体和历史碎片,其长远价值远超许多即时消耗的物资。

“大哥,这些书和报纸,也要藏起来吗?”

晓梅小声问道,看着炕桌上那摞散发着霉味的旧刊,眼神里充满了珍惜。

林向阳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用。邮票特殊,必须秘藏。这些书刊,暂时就放在明面上,我们可以看,可以学习。它们现在的‘价值’不在于交易,而在于上面的知识和信息。就算有人看到,也只会觉得我们在看‘破烂’,不会多想。”

他拿起那本德文机械手册,虽然看不懂文字,但上面的图纸和符号对他而言却别有一番亲切感。

“知识,只有流动起来,被利用起来,才有价值。锁起来,就真成了废纸。”

晓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大哥的话她总是深信不疑。

她小心地将那份停刊号报纸夹在一本厚厚的旧杂志里,防止它被轻易损坏。

接下来的两天,生活按部就班。

林家兄妹白天出摊,晚上林向阳则会就着油灯,翻阅那些淘换来的旧书刊,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用手指在桌上比划,沉浸在技术与知识的海洋里,试图从中汲取更多能应用于当下的智慧。

晓梅则在完成作业后,也饶有兴致地翻看那些带有插图的旧杂志和连环画,拓展着她的认知边界。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计划的安稳,总容易被意外的变故打破。

这日午后,天色原本只是略显阴沉,与往日并无太大不同。

林家兄妹的摊位前,生意一如往常,烤红薯的香气与酸梅汤的清凉吸引着络绎不绝的顾客。

晓雨依旧忠实地履行着“望风”的职责,大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林向阳抬头看了看天,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漉漉的土腥气。

他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这种天气征兆,在他前世的生活经验里,往往预示着降雨。

“卫国,晓梅,动作快点,我瞧着这天色,怕是要下雨。”

林向阳出言提醒,手上打包红薯的动作也加快了几分。

卫国抬头望了望天,不以为意:“大哥,这云彩看着厚实,但不见得就能下下来吧?咱这地方,春天雨水少。”

晓梅也看了看天,心里计算着剩下的原料,觉得还能再做几单生意。

林向阳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天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暗沉下来,原本只是微弱的凉风也开始加大,卷起地上的尘土,打在脸上带着丝丝寒意。

“不好!真要下雨!”

有经验的老顾客抬头看天,匆匆付了钱,拿着食物快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