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被子?废弃的旧棉絮?
林向阳眼睛一亮!
对啊!
那些穷苦人家或者孤寡老人盖了多少年、已经板结、发黑、甚至被当成垃圾丢弃的旧棉胎,虽然不能再用于御寒,但拆开来,经过曝晒消毒,取其纤维蓬松的部分,作为保温材料的填充物,完全是废物利用!
这简直就是零成本的完美解决方案!
“晓雨!你立大功了!”林向阳兴奋地揉了揉妹妹的头发。
晓雨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小脸微红。
事不宜迟,林向阳立刻带着卫国,按照晓雨指的大致方向去找。
果然,在那边胡同的垃圾集中堆放点,他们发现了目标——几条被丢弃的、破旧不堪、散发着些许霉味的棉絮。
其中一条更是被扯开了大口子,里面黑灰色的棉絮都露了出来。
如获至宝的林向阳和卫国,小心地将这几条废弃棉胎捡了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小院又开始了新的“科研”项目。
林向阳将从刘海中那里淘换来的一个破旧木条箱修修补补,做成一个密封性尚可的箱子。
赵大爷听说他需要木屑保温,二话不说,把他攒了半麻袋的细软木屑和刨花全都给了林向阳,甚至还帮他打磨了箱子的毛刺。
最重要的填充物——那些捡来的旧棉胎,被林向阳在院子里支起架子,进行了彻底的曝晒。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然后,他小心地将外面最脏的布套拆掉(这些布太破,只能当抹布或引火物),取出里面板结的棉絮。
这些棉絮虽然颜色发暗,质地也很差,但经过反复撕扯、抖松,竟然也恢复了相当的蓬松度。
林向阳将蓬松后的旧棉絮和木屑按照虚拟图书馆提供的最佳比例混合均匀。
然后,他开始制作保温箱。
先在木箱内侧紧密地贴上一层旧报纸(防漏屑),然后将混合好的棉絮木屑填充料一层层压实填入箱壁和箱盖中,确保厚度均匀,不留空隙。
最后在内壁再衬上一层干净(相对而言)的厚纸板,一个纯手工、零成本(除了一点人工和糊糊)的土法保温箱就制作完成了!
为了测试效果,林向阳烧了一锅热水,灌入一个瓦罐中,盖上盖,迅速放入保温箱,周围用剩余的填充料塞紧,盖好箱盖。
几个小时过去,傍晚时分,林向阳在弟妹们好奇的注视下,打开保温箱,取出瓦罐。
伸手一摸——罐壁依旧温热!甚至有些烫手!
打开盖子,里面的水虽然不再是滚烫,但依旧冒着明显的热气!
“成功了!”林向阳欣喜万分。
这效果,虽然比不上现代保温箱,但足以让酸梅汤在几个小时内保持足够的冰凉(通过预先冷却),或者让热饮保持温度,大大延长了售卖时间,减少了变质风险!
“大哥太厉害了!”卫国看着那冒热气的罐子,佩服得五体投地。
晓梅已经开始计算这将为他们节省多少因变质而浪费的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延长营业时间的收益。
晓雨则围着那个看起来丑丑的木头箱子转圈,觉得它能“抱住它” 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