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麻子带来的风波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荡开一圈涟漪后,表面迅速复归平静,但那冰冷的窥视和深藏井底的莫测,却让林向阳心头始终悬着一根弦。
【能量:0.50\/10】的提示并未带来太多安全感,钱叔那幽灵般的身影和最后意味深长的一瞥,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心底。
他约束弟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自己也更加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家里,一边继续研究那台依旧卡死的柴油机,一边等待着王工承诺的“边角料”和张麻子可能带来的“惊喜”。
然而,时代的洪流并不会因个人的谨慎而放缓脚步。
秋意渐浓,街道上的标语换了新颜,空气中开始弥漫一种忙碌而热烈的气息。
一年一度的秋收战役即将进入尾声,大量的玉米被运进城郊的仓库和各个居民点。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困扰着千家万户的繁琐难题——玉米脱粒。
在这个缺乏机械的年代,给玉米脱粒全靠手工。
人们拿着玉米棒子在特制的铁擦子上来回摩擦,或者直接用改锥、钉子一颗颗地撬,效率极低,一天下来也脱不了多少,还往往弄得满手血泡,玉米粒飞溅得到处都是,难以收集。
街道办接到了上级指示,要协助居民尽快完成秋粮储存工作。
于是,各个大院都响起了“唰啦唰啦”的摩擦声和人们疲惫的叹息声。
林家自然也分到了一小堆金黄的玉米棒子,这是作为城市居民的口粮补充。
林晓梅看着那堆玉米,小脸皱成了包子,她已经能预见到未来几天全家人手指红肿、腰酸背痛的惨状。
林卫国倒是跃跃欲试,觉得这比写字有意思,但试了没多久就开始呲牙咧嘴,抱怨手疼。
林晓雨则小心翼翼地捡着崩飞在地上的玉米粒,觉得既好玩又浪费。
林向阳看着这一幕,前世记忆中的某个画面瞬间被激活——那种简单、高效、几乎每个北方农村家庭都曾有过的、手摇式玉米脱粒机!
结构并不复杂!
核心原理就是一个带齿滚筒和一个弧形带齿凹板,利用旋转和挤压将玉米粒剥离!
材料要求也不高,铁皮、木头、齿轮……
“虚拟图书馆!”他心中默念。
【请求调取:手摇式玉米脱粒机(家庭简易版)结构分解图、工作原理及制造要点。】
【能量:0.50\/10 → 执行请求需耗能0.03。是否继续?】
继续!
这点投入,若能成功,回报巨大!
细微的抽离感传来。
【能量:0.47\/10】
清晰的图纸和要点涌入脑海。
果然可行!
而且以他现有的工具和可能找到的材料,有很大概率能仿制出来!
“晓梅,先别弄了。”
林向阳叫停了妹妹,“卫国,去把咱们从废品站捡回来的那些铁片、那截旧车轴、还有那几个大小不一的齿轮找出来。”
“大哥,你要干啥?”
卫国一边找东西一边问。
“做个能帮咱们,也能帮大伙省力气的家伙什儿。”
林向阳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接下来的两天,林家小屋再次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林向阳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切割铁皮制作带齿的滚筒和凹板,打磨旧车轴作为主轴,利用齿轮组合实现省力传动,用木头制作框架和摇柄……
【能量:0.47\/10】的能量让他无法频繁借助虚拟图书馆微调,更多依靠前世的经验和手感,失败了几次,手指也被铁皮划了几道口子。
林晓梅负责递工具和用旧布擦拭零件。
林卫国负责出力气,固定和组装。
林晓雨则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堆破烂在大哥手里逐渐变成一个模样古怪的“铁盒子”。
王工中间来过一次,送来了几块强度更高的磁铁和一捆品相不错的漆包线,看到林向阳正在忙碌的玩意儿,驻足观察了一会儿,眼中闪过讶异,但这次他没有出言质疑,只是点点头:“弄好了叫我看看。”便离开了。
终于,在分到的玉米脱粒任务的前一天,一台简陋却结构完整的手摇式玉米脱粒机,出现在了林家小屋的地上。
它看起来歪歪扭扭,甚至有些丑陋,通体由废旧材料拼凑而成,但那股子扎实和巧劲儿,却透着一股工业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