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排队领抚恤粮(1 / 2)

窗外,王翠花那张被臃肿棉袄衬得更加刻薄的脸,像一块冰冷的秤砣,沉沉压在林向阳的心口。

那眼神里的算计,隔着糊窗的破麻纸都能透进来,黏腻又冰凉。

林向阳猛地收回视线,不敢再看。

柜子里多出来的那个窝头,此刻像个滚烫的火炭,灼烧着他的神经。

王翠花看到了吗?她那双精明的眼睛,会不会已经发现了这凭空多出来的口粮?

寒意顺着脊椎往上爬。

“大哥?”林晓梅的声音怯怯地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顺着林向阳刚才的视线,也看到了窗外那个模糊的身影,小脸瞬间绷紧了,“她…她怎么又来了?”

“甭管她。”

林向阳压下翻腾的思绪,声音尽量放稳,但那丝干涩却藏不住。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个面黄肌瘦的弟妹,最终落在那瘪瘪的粗布小袋子上,“米呢?还有多少?”

林晓梅立刻紧张起来,像护崽的母鸡,飞快地把袋子从矮柜角落抓出来,解开扎口的麻绳。

里面可怜巴巴地躺着薄薄一层糙米,灰扑扑的,估计连一碗都凑不够。

她小手伸进去,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点点,又飞快地扎紧袋口,生怕漏掉一粒。“就…就这些了,大哥。”

声音细得像蚊子哼。

这点米,就算熬成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也撑不过今天中午。

林向阳心头沉甸甸的,胃里也跟着一阵抽搐。

“今天…是不是该领抚恤粮了?”

他努力从这具身体残存的记忆碎片里翻找着,试探着问。

林晓梅黯淡的眼睛骤然亮了一下,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浮木,用力点头:“嗯!嗯!大哥你忘了?今天初五,就是发粮的日子!抚恤粮!”

“抚恤粮”三个字,仿佛带着魔力,让蜷缩在冰冷地上的林卫国也猛地抬起了头,肚子配合地发出一阵更响亮的“咕噜”声。

连一直迷迷糊糊抽噎的林晓雨也止住了哭声,睁着泪眼朦胧的大眼睛,茫然又带着一丝渴望地看着林向阳。

“走!”林向阳深吸一口气,像是给自己鼓劲,也像是给弟妹们下命令。

冰冷的空气呛进喉咙,激起一阵刺痛,却让混乱的脑子清醒了几分,“带上家伙什儿,去粮站!”

再不去,这点渺茫的希望可能也会溜走。

翻箱倒柜,家里唯一能装粮食的,只有两个豁了口的粗陶碗和一个锈迹斑斑的搪瓷盆,盆底还掉了好几块瓷。

林晓梅小心翼翼地把那个至关重要的、封皮磨损得几乎看不出字迹的“抚恤粮本”塞进怀里,紧紧贴着单薄的衣服,仿佛那是命根子。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几乎要散架的破木门,1950年寒冬的空气,裹挟着煤烟、尘土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匮乏年代的气味,猛地灌了进来,呛得林向阳一阵咳嗽。

眼前是大杂院的天井。

青灰色的砖地坑洼不平,角落里堆着各家舍不得丢的破筐烂瓦。

几根晾衣绳横七竖八地扯着,上面挂着打了补丁、颜色晦暗的衣物,在干冷的北风里硬邦邦地飘荡。

水龙头结着厚厚的冰坨子,底下是一圈污黑的冰面。

几个同样穿着臃肿破旧棉袄的邻居正缩在自家门口,袖着手,眼神麻木地看过来。

他们的目光扫过林向阳和他身后三个瘦小的“拖油瓶”,没什么温度,只有一种见惯不惊的淡漠,间或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打量——看这一家子孤儿,今天又能领回点什么?

林向阳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弟妹们的瑟缩。

林晓梅低着头,紧紧攥着林晓雨冰凉的小手;

林卫国梗着脖子,努力想做出凶悍的样子,但那咕咕叫的肚子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林晓雨则把脸埋在大姐的衣襟里,只露出一只怯生生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