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疑惑的问:“贤婿但说无妨,只要老夫能帮得上忙的,定当竭尽全力。”
冯渊心中一喜,语气郑重的说:“如今,小婿已被闯王封为金陵王,肩负着镇守金陵郡的重任,手下统领着一万大军。”
林如海难以置信的惊呼道:“什么?金陵王?你竟然成了闯王的人?”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位贤婿,竟然还有如此隐秘的身份,既是大清的二品京营总兵,又是闯王麾下的二把手金陵王,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冯渊继续说道:“小婿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各方面的人才,来治理金陵郡,以及将来闯王打下的地盘。所以小婿想恳请岳父大人出任吏部尚书一职,主持科考选拔,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官体系来治理各州县。不知岳父大人意下如何?”
“吏部尚书?”林如海有些震惊,冯渊竟然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
冯渊点了点头,语气肯定的说:“不错,吏部乃是百官之源,是选拔人才、治理国家的关键部门。小婿希望您能在金陵城中主持一次科考,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组建起金陵郡的文官班底,为金陵郡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完冯渊又转过头,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柳湘莲,笑着说:“柳兄,至于招募武者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柳湘莲用手指了指着自己,有些疑惑的问:“你让我选武官?你确定?”
冯渊笑着点了点头,肯定的说:“不错,柳兄。你武艺高强、见多识广,由你来选拔武官,我甚是放心。”
就这样,在冯渊的邀请下,林如海成为了金陵郡的吏部尚书,开始着手准备科考事宜,选拔未来的官员。而柳湘莲也开始四处奔走,寻访武林高手,准备招募一批精锐的武者,充当护卫和将领。
金陵城的文武班底,在冯渊、林如海、柳湘莲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开始搭建起来,一个崭新的金陵郡,正在冉冉升起。
数日后,冯渊在巡视金陵城的时候,发现周边有许多吃不饱饭的贫苦农民,于是决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在金陵城西买下了一片数百亩的土地,然后开始修建金陵城的大观园,也就是他的金陵王府。
然后开始张贴告示,招募贫穷的农民参与金陵王府的建设,凡是愿意出力者,皆可获得工钱,并且还提供免费的午餐。”
立刻引来了无数贫苦农民的踊跃报名。冯渊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多个工程队,开始了金陵王府及其它地标性建筑的建设。
一时间,金陵城内外,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大量的农人因为拥有了良好的就业,城市开始变的更加繁荣。
并且为了保证金陵城的粮食供应,冯渊更是利用空间传送门,源源不断的从神京农庄运送来大批粮食,堆满了金陵城的粮仓。既稳定了民心,也为史大城远征的钱粮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眼看着与薛宝钗的婚期将近,冯渊留下林如海治理金陵城。他回到了神京城开始准备与薛宝钗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