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低头一看,见玉佩上的九龙纹路隐隐发光,质地温润非凡,绝非寻常之物,面色顿时严肃起来,迟疑片刻,终是接过玉佩,躬身颔首。
“二位施主稍候,小僧这就去通禀方丈大师。”
不过片刻,禅院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位白眉长髯、身披金线袈裟的老僧缓步而出。
他目光澄澈如镜,在玉佩上停留一瞬,又细细打量眼前的两个孩子,缓缓合十,颔首一拜。
“阿弥陀佛……此玉灵性非凡,本是煞气缠身之物,不知二位小施主从何得来?”
“机缘巧合所得,绝非偷抢而来。”苏琅嬛上前一步,语气诚挚,“今日冒昧叨扰,只求大师以无上佛法,净化玉中浊气,助其祥瑞,护佑佩戴之人平安顺遂。”
方丈见他们虽年幼,却衣着华贵、举止有礼,又认出这玉佩是当年太后曾让他分辨过的旧物,静默片刻,终是侧身让开:“既是缘分,便请入内详谈。”
禅房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紫檀案几和几个蒲团。
方丈给两人端来温热的清茶和松子糕,指着玉佩道:“此玉乃九龙腾绕之形,寓意九九归一,本是祥瑞之物,只是先前附着浓重的污浊怨念,若康健之人佩戴,会被吸纳元气运势,甚至可能掳人魂魄……如今玉中浊气已然消散,不知是何缘故?”
苏琅嬛心头一紧,忙追问:“大师,玉中浊气消散,是好是坏?”
“浊气消散,自然是好。”方丈捻着胡须,缓缓道,“只是老衲当年初见此玉时,曾试图诵经超度玉中怨念,却毫无效果——那怨念之主死得格外惨烈,心中有未尽之事耿耿于怀,才会盘踞其上,不肯离去。如今怨念消散,这玉佩做寻常配饰倒也无碍。”
苏琅嬛听得头皮发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原来她是被玉中的“厉鬼”掳来这里的!
可那怨念为何会选中她?她与这具身体的原主素不相识,无冤无仇,难道那怨念是原主苏琅嬛,想借她的手扭转家人被杀的命运?
宇文明翊刚好听见她的心声,身子瞬间僵住,小脸微微泛白,眼神有些不自然地飘向别处。
苏琅嬛没注意到他的异样,依旧跪在蒲团上,对着方丈恳求:“大师,求您还是为玉佩开一次光吧!不瞒您说,我就是被这玉中的怨念掳来的,我想尽快回到自己的世界。”
说完,她忽然瞥见宇文明翊只是端着茶盅喝茶,脸上竟没有半点惊讶——他早就知道?
方丈也被苏琅嬛的话惊到了,仔细打量她,才发现这五岁孩子的眼神静冷深邃,透着一股超脱年龄的沉稳。
“小施主来此躯壳多久了?”
“快一个月了。”苏琅嬛低声道。
“唉……”方丈轻轻叹了口气,“小施主,你想回去,怕是难了。你原来的身躯早已腐坏,若贸然离开这具身体,只会成为孤魂野鬼。”
禅房内檀香袅袅,烟雾缥缈升空,渐渐消散。
苏琅嬛只觉得心头一沉,彷徨无助,转头看向宇文明翊——往日里总是护着她的他,此刻却紧握着茶盅,抿唇不语,仿佛早已知道这个结局,竟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阿弥陀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方丈见她神色落寞,终是心软,“若小施主想尝试,老衲便尽力为玉佩开光,只是若失败了,还望小施主莫要气馁。既来之,则安之,世间缘起缘落,自有其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