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拆迁后,我家靠吃瓜暴富了 > 第145章 家具厂名,成本地小品牌

第145章 家具厂名,成本地小品牌(2 / 2)

建国有点意外,赶紧把人请进办公室。摄像机打开时,他还有点紧张,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直到记者问 “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才慢慢放松下来:“哪有啥秘诀?就是踏实做活、诚信待人。我爹以前跟我说,‘做木工就像做人,木料不能有空心,人心也不能有’。咱从开木工铺起,就坚持用合格的板材,客户有需求就尽量满足,不赚昧良心的钱。之前有批衣柜门有点变形,我直接让师傅重做,宁愿亏成本,也不能让客户吃亏。”

记者追问:“现在很多家具厂都追求快速扩张,您怎么没想过把厂子做大,去市区开分店?”

建国笑着指了指墙上挂的 “本地优质商家” 奖牌:“咱这手艺是在清溪学的,客户也多是本地和周边的,要是去市区开分店,我怕顾不过来,质量就没保障了。咱不图大,就想把‘林家匠造’这个招牌做扎实,让客户提到定制家具,就想起咱林家,这就够了。”

采访进行到一半,林老太拄着拐杖,在赵秀兰的搀扶下过来了。她看着摄像机,没怯场,反而笑着说:“记者同志,我这儿子,打小就跟着他爹学木工,刨子都用坏好几个了。咱林家做手艺,从来都是‘实打实干’,这招牌,是他一刨子一砂纸磨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赵秀兰也补充:“他啊,每天都要在车间待够八小时,每批家具出厂前,都要亲自检查,连螺丝松没松都要试一遍。有次工人嫌麻烦,想省一道打磨工序,他当场就把门板拆了,让重新打磨,说‘差一道工序,就是差一份良心’。”

记者把这些都拍了下来,临走时说:“林老板,您家的家风和做活态度,太让人感动了!这采访下周就能播,肯定能帮您吸引更多客户!”

果然,采访播出后,家具厂的订单更多了。有市区的业主特意开车来订衣柜,说 “看了电视,觉得你们实在”;还有周边乡镇的餐馆老板,一次性订了 15 套餐桌椅,说 “就信‘林家匠造’的招牌”。建国把订单按日期排好,贴在车间的墙上,每天早上都跟工人一起读一遍:“今天要完成 5 套床架,大家加把劲,别辜负客户的信任!”

这天下午,张婶突然来家具厂串门,手里拎着个布包,眼睛扫过墙上的订单,嘴角撇了撇:“建国,你们这订单看着不少,也就是本地小打小闹,市区那些大家具厂,哪个没几百个订单?”

建国没生气,只是笑着递过一杯水:“张婶,咱这小厂子,能让本地客户满意就够了。市区的大家具厂是大,可他们的板材不一定有咱的环保,服务也没咱贴心。你看,昨天有个客户说衣柜抽屉有点松,我当天就派师傅去修了,没收一分钱。”

正说着,之前订 30 套家具的李总突然来了,手里拿着个锦旗,上面绣着 “匠心独运,诚信为本”:“林老板,我来送锦旗!第一批 10 套家具收到了,质量比我预期的还好,我客户都说这家具睡得舒服,我今天再追加 10 套!”

张婶看着李总热情的样子,又看了看锦旗上的字,脸上的表情有点不自然,没再说话,坐了会儿就匆匆走了。建国送李总出门时,李总还笑着说:“林老板,你这口碑在邻市都传开了,我还有个朋友开酒店,也想找你订家具,我把你微信推给他了!”

夕阳西下时,建国站在家具厂门口,看着墙上的 “林家匠造” 商标,又看了看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心里满是踏实。建业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冰汽水:“哥,咱这月的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五金件我都备足了,你放心。”

“好!” 建国喝了口汽水,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舒服得眯起眼睛,“以后咱还得坚持用好料、做好活,别让‘林家匠造’这招牌砸了。”

车间里的机器声还在响,木屑的清香混着夕阳的暖意,飘得很远。“林家匠造” 这个小小的本地品牌,没有华丽的广告,没有夸张的宣传,却凭着踏实的手艺和诚信的态度,在清溪镇扎下了根。就像林老太说的,这招牌是 “一刨子一砂纸磨出来的”,是林家 “踏实做人、诚信做事” 家风的最好见证 —— 不贪快钱,不图虚名,用最朴实的行动,把日子过得扎实又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