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梅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张婶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委屈地说:“妈,张婶为啥总说我们的坏话?我跟周凯是真心相爱的,又没招惹她,她为啥总往坏处想?”
赵秀兰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傻孩子,别往心里去。张婶就是眼红你过得好,自己女儿不争气,就见不得别人顺心。嘴长在她身上,她爱说啥说啥,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周凯也坐在旁边,语气温和却坚定:“晓梅,我知道你委屈,可没必要跟她一般见识。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好不好只有我们知道。我跟你在一起,是因为喜欢你,不是图林家的钱和铺子,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里缝着鞋垫,慢悠悠地说:“梅梅,周凯,奶奶跟你们说,做人就像做木工,身子正不怕影子斜。张婶爱说啥说啥,咱不搭理她,她自己就觉得没趣了。只要你们俩好好的,互相疼、互相帮,日子过得红火,就是对她最好的反驳。”
林建国也从木工铺回来,听了这事,笑着说:“周凯,别往心里去。张婶那人就这样,见不得别人好。以后你常来,让她看看,你跟晓梅是真心过日子,不是她想的那样。”
周凯点点头,心里的郁闷渐渐消散了。他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满是温暖 —— 林家不仅没因为张婶的闲话怀疑他,还这么信任他、支持他,这份认可比啥都重要。
晚饭时,赵秀兰做了周凯爱吃的糖醋鱼,还炖了鸡汤,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气氛格外温馨。晓梅给周凯夹了块鱼,笑着说:“周凯,别想那些不开心的,吃菜。我相信你,也相信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嗯!” 周凯点点头,给晓梅夹了块鸡肉,“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工作,争取早点在市区买房,不让别人说闲话。”
“买不买房没关系,” 林建国举起酒杯,“只要你们俩感情好,踏实过日子,比啥都强。家里永远是你们的后盾,有啥困难就跟我说。”
“谢谢叔!” 周凯举起酒杯,跟林建国碰了一下,“我会的,我一定好好对晓梅,好好工作,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凯果然常来林家,每次来都不闲着:帮林建国整理木工铺的订单,跟建业一起盘点五金店的货物,还教晓阳打篮球,陪林老太聊天。他话不多,却总是默默做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张婶说的那样。
有一次,木工铺的电锯坏了,林建国琢磨了半天也没修好。周凯正好来,他学过点电工知识,挽起袖子,拿着工具捣鼓了一个小时,竟然把电锯修好了。林建国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周凯,你真行!帮了我大忙了,不然这批订单就得延误。”
“叔,小事一桩。” 周凯笑着说,手里的工具还没放下,“以后铺里有啥电器坏了,都可以找我,我来修。”
这事很快在小区里传开了,阿姨们都夸周凯能干、踏实。张婶听说后,心里更不是滋味,却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说周凯的闲话了 —— 她知道,再乱说,只会被别人笑话。
可她还是不甘心,偶尔会跟刘芳私下嘀咕:“不就是会修个电锯吗?有啥了不起的?真有本事,咋不自己开个电器修理铺?还不是靠林家的铺蹭饭吃!”
刘芳这次却没附和,反而说:“张婶,我觉得周凯挺好的,晓梅跟他在一起挺幸福的。你也别总说闲话了,不如好好劝劝倩倩,让她找个工作,踏实过日子。”
张婶被噎得说不出话,看着刘芳走开的背影,心里满是憋屈 —— 她就是想不通,为啥晓梅就能过得这么好,找到这么个踏实能干的男友,而自己的女儿却不争气,自己也只能靠说闲话打发日子。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林家的客厅里。晓梅和周凯坐在沙发上,一起看着装修杂志,商量着以后的小家;林老太坐在旁边缝鞋垫,嘴角带着笑意;赵秀兰在厨房准备晚饭,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周凯看着身边的晓梅,轻轻握住她的手,小声说:“晓梅,谢谢你相信我。”
晓梅抬头,对他笑了笑,眼里满是甜蜜:“我当然相信你,也相信我们的感情。别人说啥都没用,日子是我们自己过的。”
周凯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努力,让晓梅过上幸福的日子,也让那些说闲话的人看看,他跟晓梅在一起,是因为爱情,不是因为别的。
窗外的梧桐叶还在飘落,可林家小院里的气氛却格外温暖。张婶的酸讽,不仅没影响晓梅和周凯的感情,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坚定了一起过日子的决心。而这份坚定,也正是林家家风的体现 —— 踏实、和睦、不被外界的闲言碎语影响,只专注过好自己的日子。
日子就像这深秋的阳光,看似平淡,却藏着温暖和力量。晓梅和周凯的感情,在张婶的酸讽中愈发深厚;林家的日子,也在这份和睦与踏实中,过得越来越红火。而张婶的闲话,终究只是生活里的小插曲,成不了气候,也挡不住别人追求幸福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