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小心地将门立在墙边。那不仅仅是一扇门,更是一件艺术品,上面雕刻着象征团结与希望的图案。
当木匠师傅讲述完工背后的故事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扇门突然发出柔和的暖光,门上的雕花仿佛活了过来,微微流动。室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几乎让人感到炎热。电磁场强度突破了仪器的量程,发出持续的警报声。
最令人震惊的是,姚浏的身影再次出现,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他不再是模糊的光影,而是能够看清衣着和面部特征的半透明形象。他站在那扇门前,微笑着,仿佛在欣赏这件凝聚了爱与匠心的作品。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见多识广的姚教授也目瞪口呆。这一刻,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就真实地发生在眼前。
“儿子...”姚教授喃喃自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逝去儿子的影像,不禁老泪纵横。
姚浏的身影持续了整整五分钟,然后缓缓消散。但那种强大的存在感却留了下来,充满整个空间。
夜幕降临时,最后一位访客到来。那是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手中紧紧攥着一幅蜡笔画。她母亲站在身后,鼓励地朝她点头。
“我叫小雨,”女孩怯生生地说,“姚浏哥哥来过我们学校,教我们画画。他说每个人都能创造美。”她展开那幅画——上面是用稚嫩笔触画出的蓝天、太阳和一个笑脸人物,“这是我画的第一个得到表扬的画。我想送给他。”
当木曲儿接过那幅画时,一股温暖的能量流遍全身。所有的仪器再次记录到强烈的异常,但这一次,不同于之前的各种波动,而是一种平稳、温暖的能量场,充满了整个房间。
“谢谢您,小雨,”木曲儿蹲下身,与女孩平视,“姚浏哥哥一定会非常喜欢。”
女孩灿烂地笑了:“我知道他喜欢。因为刚才在楼下,我感觉有人摸了摸我的头,还说我画得很棒。”
这句话让所有成年人脊背发凉——女孩不可能知道房间里发生的异常现象,更不可能编造出如此具体的体验。
送走最后一位访客,三人站在满屋的信念之物中间,被一种神圣的宁静包围。仪器显示,能量场保持在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水平,完全没有像往常那样随着时间衰减。
“这已经超出了所有已知的科学解释,”姚教授摘下眼镜,揉着酸胀的眼睛,“但我们不能否认正在发生的事实。感恩、爱、记忆...这些抽象的情感确实转化为了可测量的物理能量。”
苏雨翻阅着今天的访客记录,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今天总共来了八十七人,带来了六十三件信念之物。还有更多人通过邮寄方式送来了物品和信件。”
木曲儿走到那扇雕花木门前,轻轻抚摸上面的纹路:“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是一个被姚浏触动的生命,一个因他而改变的故事。这些感恩和爱正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的存在。”
夜深人静时,木曲儿独自坐在满屋的信念之物中间。她不需要仪器也能感觉到姚浏强大的存在——空气中弥漫着他的气息,一种温暖的能量包裹着她,仿佛一个无形的拥抱。
她拿起那幅小女孩送的蜡笔画,微笑着说:“你看,你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痕迹。你不只是活在我的记忆里,你活在那么多人的心中,通过那么多方式。”
空气中的能量微微波动,墙上的风铃轻轻响起,奏出一段熟悉的旋律——那是姚浏以前常哼的歌。
木曲儿闭上眼睛,让感恩和爱的浪潮包围自己。她知道,恶灵仍然在暗处窥视,质疑的声音不会完全消失。但今天,她见证了爱的力量如何汇聚成改变现实的能量,见证了感恩如何创造奇迹。
在这个充满信念之物的房间里,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模糊,爱与感恩证明了它们才是最终的真实。木曲儿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信心——无论前路如何,爱终将找到出路。
窗外,城市的灯光如同星空般闪烁,每一盏灯背后都可能有一个被善行触动的生命,一个正在传递感恩的灵魂。在这个看似普通却充满奇迹的夜晚,感恩的浪潮涌过城市,带来了改变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