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龙巢晶核藏(1 / 2)

龙眠谷的炊烟刚把朝阳熏成半熟的溏心蛋,二牛已经把善意灵纹雏形当成了新风筝——他举着卷影蛛丝布在空地上跑,银灰色的螺旋纹在风中飘得像条发光的海带,“啪”地抽在老周刚削好的导航木杆上,布角的蝌蚪纹图案蹭掉了半块炭粉。

“再拿灵纹当跳绳甩,就罚你把《善意能量守则》抄一百遍!”松婶的竹筷精准命中二牛手背,布卷“啪嗒”掉在沈砚脚边,灵纹雏形的中心手印处,铁蛋的指纹印正幽幽发亮,像颗沾了鼻涕的星星。

沈砚蹲下身抚平布角,卡匣的太阳纹投影在灵纹上,12条螺旋分支的银光顺着孩子们的涂鸦游走,活像12条刚睡醒的银鱼。“孩子们的善意能量很稳定,”她轻声说,“但巢穴深处可能有‘能量干扰带’,需要精准导航才能找到龙晶柱。”

“说白了就是怕迷路。”老周扛起刚做好的“声波导航仪”——用影鳄头骨当共鸣腔,铜丝绕成线圈做传感器,顶端插着根狗尾巴草当天线,“瘦猴说这玩意儿能‘听声辨位’,我看跟村口王大爷的助听器一个原理。”

“是‘主动式回声定位系统’!”瘦猴抱着工具箱冲过来,里面装着备用传感器和校准用的“标准声源”(个装着影蚯黏液的竹筒,挤压会发出固定频率的“嗡嗡”声)。“根据‘蝙蝠导航原理’,声波在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通过测量回声时间差能计算距离:距离=声速x时间差\/2!就像你喊‘喂’,3秒后听到回声,说明前方1020米有墙(声速340\/s)!物理课的‘波动方程’!”他把导航仪对准二牛,传感器“嘀嘀”响:“探测到障碍物:二牛的大脑袋!距离0.5米!回声强度:震耳欲聋!”

松婶往沈砚背包里塞“应急包”:影蛛丝防滑手套(“增加摩擦力,抓岩壁不滑”)、冰魄珠溶液瓶(“遇暗发光,当手电筒用”)、月魂草叶饼(“饿了补充能量,比能量棒顶饱”)。她突然把二牛拽过来,往他口袋里塞了把炭笔:“路上用炭笔在岩壁画箭头,就像松婶纳鞋底做记号,别走丢了——这叫‘路径标记法’,户外探险必备!”

“出发!”

影龙巢穴的入口比三天前更暗了,雾气里飘着银灰色的能量絮,像被撕碎的。瘦猴打开导航仪,共鸣腔里的影蚯黏液开始震动,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声波顺着洞穴通道传开,传感器上的铜丝线圈泛起涟漪,在冰魄珠屏幕上画出幅实时“洞穴剖面图”:主通道像根弯曲的吸管,左侧有三个分叉(标记“能量扰动区”),右侧有个向下的斜坡(标记“结构稳定区”)。

“走右边斜坡!”瘦猴的狗尾巴草指着屏幕,“左侧分叉的回声频率有‘谐波畸变’,说明里面有不规则障碍物,可能是坍塌的钟乳石!右侧斜坡的回声波形平滑,振幅稳定,符合‘圆柱体通道特征’——结构力学里的‘拱券结构’,承重能力强,不容易塌!就像拱桥比平桥结实,因为重力被分散到两侧!”

二牛举着灵纹雏形走在最前面,布卷上的蝌蚪纹被冰魄珠溶液照亮,银光照亮了岩壁上的古刻痕。“沈砚姐,这些刻痕像不像蝌蚪纹的放大版?”他指着道左旋螺旋刻痕,“比我的‘烤红薯蝌蚪’好看多了!”

“是‘能量引导槽’!”沈砚用指尖触碰刻痕,银灰色能量线顺着槽纹流动,“史前文明在岩壁上刻了‘能量引导系统’,把核心晶核的能量引向巢穴各处,就像给房子装暖气管道,让热量均匀分布!瘦猴,测下能量密度!”

瘦猴掏出“能量密度计”(用影蝠晶核和弹簧秤改装,能量越强指针偏转越大),探头贴在刻痕上——指针瞬间偏转到“0.8J\/3”,红色警示灯闪了两下。“接近‘能量饱和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这里的能量来自核心晶核,密度超过1.0J\/3就会‘能量溢出’,像水壶烧开了冒蒸汽!”他突然按住二牛的肩膀,“别碰前面那块发光的钟乳石!能量密度1.2J\/3,碰了会被‘烫伤’!”

老周用工兵铲敲了敲发光钟乳石旁边的岩壁,回声“咚咚”闷响。“这是‘空心结构’!”他掏出炭笔在岩壁画了个圈,“根据‘结构声学原理’,实心岩壁回声清脆,空心的发闷——里面可能是空腔,说不定藏着‘晶核碎片’!”瘦猴用能量密度计一测,圈内的能量密度果然比周围高,传感器屏幕上跳出个“晶簇”图标。

“发现‘伴生晶簇’!”瘦猴激动得眼镜滑到鼻尖,“就像金矿旁边有石英伴生,核心晶核周围会形成小晶簇!这些晶簇的能量纯度90%,能当‘应急能量源’!”他用工兵铲小心撬下块晶簇,晶簇在冰魄珠光下闪着蓝光,“根据‘晶体生长原理’,晶核是‘种子’,周围的矿物质在能量作用下按‘六方密堆积’结构排列,就像小朋友排队站方阵,整齐的结构让能量更容易流动!”

深入巢穴半里地,导航仪的回声突然变得密集——屏幕上的剖面图显示前方有个“球形空间”,直径约20米,中心有个柱状物体,回声反射强度是周围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