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地火口喷涌出赤红色的火焰,比起之前,果然稳定了不少,跳跃的幅度明显减小。
顾阳满意地点点头。这对于其他弟子而言或许只是让炼丹环境稍好一点,但对他而言,一个稳定的火焰,是验证那些精妙丹术想法的前提。
接下来的几天,顾阳每日准时来到丙等丹房区域,如同一个最恪尽职守的杂役,将他负责的十间丹房逐一彻底清理、维护了一遍。那老执事偶尔醒来巡视,看到那些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地火异常稳定的丹房,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但终究没说什么。
在完成每日的清理任务后,顾阳便会选择一间空置的丹房,开始他自己的炼丹尝试。
他没有好高骛远,选择的依旧是辟谷丹和回气散这两种最基础的丹药。但他炼制的目的,并非为了成丹,而是为了验证残卷上的理念。
比如,残卷中提到一种“叠浪”控火法,并非一味追求火焰的平稳,而是在药液融合的特定阶段,让火焰如波浪般有节奏地轻微起伏,利用这种动态的力场促进药性分子的碰撞与融合。
又比如,在处理某几种辅助药材时,残卷建议并非完全萃取其精华,而是保留一丝其本身的“草木浊气”,利用这丝浊气作为药引,平衡主药过于霸烈的药性。
这些方法,在玄丹门正统丹师看来,简直是胡闹。火焰不稳乃炼丹大忌,保留草木浊气更是会污染丹药,降低品质。
顾阳却不管这些。他关闭丹房石门,启动简单的隔音禁制,然后便沉浸在自己的实验中。
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那微弱的地火,尝试着“叠浪”手法。起初极难掌控,不是波浪幅度太大导致药液飞溅,就是频率不对毫无效果。失败了数十次,浪费了不少自备的材料,他才逐渐摸到一丝门道,感受到那微妙起伏的火焰对药液内部产生的奇异搅动。
至于保留“草木浊气”,更需要极其精微的神识感知,在萃取与保留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这对他强大的神识而言,反而比控火更容易些。
数日下来,他面前的石台上,摆放着几十个玉瓶,里面盛放着他一次次试验的“成果”。这些辟谷丹和回气散,形态各异,有的颜色怪异,有的药香混杂,甚至有些散发着焦糊或酸涩之气,几乎没有一枚是正常合格的丹药。
若是有其他弟子看到,定会嗤笑他浪费材料,炼丹水平惨不忍睹。
然而,顾阳看着这些“失败品”,眼中却闪烁着思索与明悟的光芒。他拿起一枚颜色暗沉却隐隐有一股奇异生机的回气散,放入口中。
丹药化开,灵力补充效果只有正常回气散的三四成,但其中却多了一丝微弱的持续滋养经脉的效力,这是正统回气散所不具备的!
“果然……”顾阳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残卷所言非虚。丹道之妙,并非只有一条路。草木有灵,阴阳相济,浊气未必全恶,清气未必全善。”
他通过这些看似失败的炼制,对药性的理解、对火候的掌控、对丹道本质的认知,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却又深刻的蜕变。这些积累,远非按部就班炼制出完美辟谷丹所能比拟。
这一日,他正在丙字二十六号丹房内,全神贯注地进行一次新的尝试,结合“叠浪”控火与部分药材的“浊气保留”,炼制回气散。
地火在他精妙的引导下,如同呼吸般轻微起伏,丹炉内的药液翻滚,散发出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更加复杂而和谐的药香。
就在即将凝丹的关键时刻,丹房石门外的禁制,却被人触动了。
“咚咚咚!”
敲门声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顾阳耳中,打断了他高度集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