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称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是一辈子都不打算嫁人的三十多岁“老姑娘”。
陈春莲是最后一个到的。
还有一个跟沈卫东同寝室的京城同学孙健,他毕业后去了外省工作。
沈卫东跟他通过电话,他来不了——他现在是一个偏远乡镇的一把手,乡党委书记,已经踏入仕途,身不由己。
沈卫东见这么多同学朋友应邀而来,陆续到了“匠心私膳”,心里既高兴又感慨。
他离开京城四年,这些同学也都走出校园,踏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好同学会”的友情不仅还在,还多了同学们的家属和非同学身份的朋友。
陈春莲建议沈卫东把“好同学会”改成“好友会”。
众人都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沈卫东也没有异议。从此,“好同学会”就变成了“好友会”。
每一位第一次来“匠心私膳”的客人,都要先浏览一番院子。
沈卫东和一众人在院子里说说笑笑走了一圈,才进入“匠心私膳”内最大的一间包房,相继落座后,吴百川才进来跟众人见面。
吴百川当初跟沈卫东一起开饭店时,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一个堂堂的“京大”大学生,怎么会甘愿去做一名厨子?
现在看来,那些同学都是眼拙了。
吴百川不仅留在了京城,还掌管着京城有名的三家饭店和一个“顺姬拌饭”快餐连锁品牌,妥妥的一位餐饮业成功企业家。
在京城,提起沈卫东,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提起吴百川,却是无人不晓。
单是“餐饮私营企业开拓者”这个名头,就让他时常出现在报纸和电视新闻里。
这位京城餐饮界的名人吴百川,出现在包房里时,衣着讲究,把成功人士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即便在沈卫东这位港岛顶级富豪面前,派头也丝毫不落下风。
只是众人跟他太熟了,少不了要调笑他一番。
吴百川面对同学朋友的调侃,丝毫不在乎。
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全是沈卫东给的。
他永远都记住沈卫东的一句话:“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赚到的钱必须要与相应的身份匹配才行,否则,你赚再多钱也不是你自己的。”
所以他一直努力为自己打造人设,对企业和自身的宣传也一向重视。
平时他都是西装革履,冬天也不例外——只不过西装不御寒,外面还要披一件呢子大衣。
还有他出行的座驾,是一辆奔驰380 SE。
这台车是沈卫东在港岛时买的,通过合资企业的手续弄到了京城。他和朴顺姬各自有一台。
这两台车在京城就像传说一样。
整个京城,也只有在大使馆能见到这种豪车。
可吴百川和朴顺姬两个搞私营企业的老板,竟然能坐上据说比大使馆的车还要好、还要贵的豪车。
而且,拥有这两台车的还都不是京城本地人,是外省人。
京城不少市民被刺激到不说,还常把这事挂在嘴边讨论。
因此,这两台车和车的主人,都成了京城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