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涉足正当生意,本就不被官方认可,所以张福临选择通过高伟业的伟业建筑公司出资出力,将其扶持成有一定规模的建筑集团。
伟业建筑集团承接的工程项目,多是政府基建项目;他们能拿到这类工程,全靠通过威逼利诱,与政府官员构建起利益关系,张松仁便是其中一位被拉拢的政府官员。
作为一名 “入境事务处” 处长,张松仁原本不在他们拉拢的官员名单之内。
只是恰巧沈卫东将 “东大广场” 建设项目承包给了内地建筑公司,他们才想到利用张松仁阻止内地建筑公司进入港岛。
起初,高伟业出面找张松仁行贿,被张松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张松仁算得上是有底线的官员,可在美貌少妇面前,却毫无底线可言。
当他得知,自己再次拜倒在石榴裙下的那位美貌少妇,竟是张福临的情妇时,在张福临面前,他只能选择屈服 —— 那时他正光着身子,搂着同样不着寸缕的美貌少妇躺在酒店客房大床上,眼前还不断闪烁着照相机的闪光灯。
也正因如此,他成了张福临政府关系网中的一员。
内地深圳太平洋建筑公司的劳务入港申请资料递交到他手上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签了。
港英政府对沈卫东本就颇为不待见,上级官员虽未跟张松仁明说,但态度已然明确 —— 他拒签内地劳务入港申请后,上级官员始终持沉默态度。
只是张松仁没料到,沈卫东会选择跟港英政府硬刚到底:不仅登报声明,称港岛备受瞩目的 “东大广场” 项目因政府原因,将无期限搁置;面对政府的问责,他委托的律师更是难缠至极,最终让 “东大广场” 如报纸声明中所说的那样,无期限搁置成了事实。
“大洼地” 的积水退去后,居民的房屋残骸与生活垃圾堆砌在洼地中,散发出冲天的腐朽恶臭,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居民们有组织地向港英政府问责,这让港英政府头痛不已,随即向 “地政总署” 下令,让其尽快与沈卫东商谈,拿出解决办法,推动 “东大广场” 项目尽快启动。
可 “地政总署” 根本见不到沈卫东 —— 每次约见,过来的都是那位擅长 “扯皮” 的专业律师孙启辰。
孙启辰明确告知 “地政总署” 的官员:能启动 “东大广场” 项目的唯一途径,就是让 “入境事务处” 批准内地深圳太平洋建筑公司的劳务入港申请。
就这样,“地政总署” 将压力转移到了 “入境事务处” 张松仁的身上。
张松仁知道上层命令不可违,便将上层的意思告诉了高伟业,给了他几天期限,让他想办法搞定沈卫东;若搞不定,他也只能遵照上层命令,批准内地深圳太平洋建筑公司的劳务入港申请。
在登报声明项目搁置期间,高伟业曾多次给沈卫东打电话,每次都被拒绝;找中间人出面约见,同样被拒。即便想制造偶遇,也很难碰到沈卫东 —— 沈卫东不常外出,偶尔出来吃顿饭,也都选择在 “宁记酒楼”,活动范围也仅限中环区域。
有一次,高伟业在 “宁记酒楼” 大堂碰到过沈卫东,他主动上前攀谈,沈卫东却对他冷脸相待,还当着众人的面拒绝了他的吃饭邀请,让他在朋友面前颜面尽失。
显然,想正常跟沈卫东谈项目已不可能,只能对他用强。张福临也赞同高伟业的提议:这个大陆仔既然不识抬举,那就得让他知道,在港岛光有钱是没用的。
这次对沈卫东动手段,他们不仅要拿到项目,还要夺取 “东大广场” 的股份。而将沈卫东约出来的任务,便交给了张松仁。
张福临跟张松仁说过要对沈卫东使用逼迫手段,但没说具体用哪种。
张松仁既担心张福临把事情闹大,又不敢不按他的话做,所以特意将约见地点选在尖沙咀,而非油麻地 —— 尖沙咀不是张福临的势力范围,张福临在这里不敢太造次。
张福临之所以同意这个地点,也是担心沈卫东不肯去他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