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曼这番话说完,办公室里不了解她的人,心里都觉得这个女人是在吹牛,可没人愿意开口质疑。
办公室里陷入寂静,这沉默持续了好一会儿。
在这个仍延续着 “集体主义至上” 价值观的年代,人们对 “个人享乐” 和 “财富外露” 仍持批判态度。
小曼嘴里说出来的 “我家最不缺的就是钱” 这句话,明摆着是 “炫富”,是不符合 “社会主义劳动者” 的身份。
办公室里,除了小曼一行人,剩下的都是棉纺厂的领导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
在人人秉承 “勤劳奉献” 观念的年代,大伙虽说心里都盼着能过好日子、多挣点钱,可表面上都得摆出批判的姿态 —— 所以就算心里觉得小曼是在吹牛,也没人愿意主动开口质疑。
但孙杰父母却没那么多顾忌,两人听后,虽满心惊讶,却压根不信,只当小曼是在吹牛,想用这种话羞辱他们。
他们心里琢磨着:这时候要是不反驳,不就真成了被她羞辱到不敢出声的窝囊废?
夫妻俩在慌乱中快速对视一眼,孙杰母亲先开了口,回头看向小曼,语气里满是嘲讽:“小杨姐姐,你家有院子我姑且信了,可你说‘最不缺的就是钱’,怕是想羞辱我们才吹的牛吧?”
小曼满眼鄙视地盯着他们,语气里的讥讽毫不掩饰:“这办公室里,谁都有资格质疑我吹牛,就你们这对连人都算不上的父母,没资格!败坏亲生女儿的名声,就为了三千块钱,把闺女当物件卖 —— 畜生都干不出你们这种让人不齿的事!”
孙杰母亲低着头,眼睛却一直偷瞄着王书记和几位厂领导。
见他们看向自己和丈夫的目光满是鄙视与厌恶,顿时觉得委屈 —— 他们夫妻俩这么做,不都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吗?
儿子是家里的根本,女儿为她哥牺牲一点,不也正常吗?这么想、这么做的,棉纺厂里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
都怪杨立中,他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早说?她是真觉得自己被冤枉了。
看向小曼时,她的眼睛竟然湿润了:“我们也是为了闺女好啊!谁知道你弟弟有正式工作?谁知道你给她买了房子?谁让你弟弟不跟我们说的?我儿子没房子,他对象就不跟他结婚,我不用闺女换点彩礼钱,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我跟她爸也是没办法呀!呜……”
说到最后,竟忍不住发出了呜咽声。
小曼被她这副无耻模样弄得有些语塞。
这些年,她也算见过好几对不称职的父母,他们的无耻真是各有千秋。
一开始她还觉得,孙杰父母或许能比自己以前见过的那几个强些,可现在看来,根本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