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果然没出乎她的意料,真把她卖给了吴家 —— 从那以后,她就是地道的吴家人了。
那年吴涌金二十一岁,丈夫三十三岁。
就在她为吴家生下一个女儿后,丈夫却去世了。
吴涌金没打算再嫁。吴家的旅馆虽只有十几间客房,生意却一直不错;况且家里祖上就开客栈,客栈和家产代代相传,到他们这代已是第五代,用 “家资丰厚” 形容毫不夸张。
只是吴家一向低调,日子过得不显山不露水。
吴涌金这时已经摸清了吴家的家底,再嫁人岂不是傻事?
那年她才二十三岁,却带着两个孩子,跟丈夫的父母一起守着旅馆过日子。
不过,吴家两位老人对吴涌金始终心存戒备,直到他们相继去世,吴涌金才真正拿到这份家业。
那年是 1973 年。
也正是这一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全球石油危机,给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港岛经济带来重创。
油价暴涨导致 1974 年的通胀率飙升至 15.7%,制造业成本急剧上升,出口总额同比下降 6.8%。
与此同时,此前过度投机的股市泡沫破裂,恒生指数从 1973 年 3 月的 1774 点暴跌至 1974 年 12 月的 150 点,跌幅高达 91.5%,无数投资者倾家荡产。
吴涌金家旅馆隔壁有三家店铺,都属于同一个房东,而这个房东正是破产的投资者之一。
他把自己最后的产业 —— 这三家店铺贱卖给吴涌金,拿着钱跑路了。
吴涌金收下这三家店铺后,把它们和自家旅馆打通,开了一家有六十六间客房、带餐厅的经济型酒店,取名 “涌金酒店”。
就这样,昔日的小旅馆变成了 “涌金酒店”。
酒店的每日营收,让吴涌金切实体会到了赚钱的快感。
五年间,她在港岛开了九家这种规模的经济型酒店,形成了酒店连锁品牌。
吴涌金也因此成了港岛知名的女强人。
1979 年,内地的改革开放政策引起了她的关注,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让她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她几次到深圳考察,还与深圳市政府建立了联系。
去年,她终于下定决心在深圳投资一家宾馆 —— 就是与深圳饮食服务公司合资开办的 “南溪宾馆”。
“南溪宾馆” 总投资七千万港币,深圳饮食服务公司占股 55%,吴涌金占股 45%(投入资金四千万港币),预计用时三年建成营业。
对于沈卫东想在深圳建亚洲第一高楼这件事,说实话,吴涌金是半信半疑的。
她自认比沈卫东更了解深圳,建亚洲第一高楼的投入与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就连她自己投资的 “南溪宾馆”,建成后运营情况如何,现在都还是未知数。
其实她自己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她相信未来一定会好起来。
在吴涌金眼里,沈卫东就是个敢想敢干的 “妄人”。
但她偏偏喜欢这样的年轻人,想跟他认识一下,当面聊一聊。
所以,她当晚就返回了港岛,第二天上午便约沈卫东见面聊天,顺便一起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