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东如期而至,在与政府民政事务总署谈了几次,都没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时,民政司司长约见了沈卫东。
他诚意满满地提出了 “公屋分配 + 现金补偿” 方案,沈卫东觉得方案可行。
后续谈判中,加入了 “大洼地” 居民代表 —— 蔡伟辉和陈忠义。
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谈判达成结果,签署了《安置及补偿协议》。
“大洼地” 375 户家庭获分配观塘彩霞邨公屋,人均居住面积 12 平方米;居民们同时也拿到了按家庭人口计算的相应数额搬迁津贴。
“大洼地” 居民离开了西环城区。
被 “大洼地” 居民盘踞了近一个月的居屋楼小广场,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大洼地” 里的水位在不断下降,沈卫东筹备建设 “东大广场” 的项目也在推进中。
“东大广场” 的建筑设计委托给了港岛本土设计机构 —— 水平线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沈卫东最终确定由这家本土设计公司负责设计,原因是这家公司毛遂自荐。
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梁伟民通过黄志森找到沈卫东。
两人见面相谈时,沈卫东跟他讲了自己看到的未来城市中 “万达广场” 的样子。
梁伟民听后,当即拿出纸笔,快速绘出了沈卫东描述的、以及他自己想象中的建筑样式和内部结构。
沈卫东满意地看着纸上随意勾画出的轮廓,当即决定委托梁伟民和他的水平线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 “东大广场” 的建筑及装饰方案设计。
几日后,梁伟民设计的 “东大广场” 概念方案呈现在沈卫东面前,沈卫东看后提出了几处修改要求。
最终修改后的概念方案,让沈卫东满意了。
项目审批需要注册一家公司,沈卫东便注册了一家自然人独资公司,公司名称为 “东大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办公地址选在与 “五谷面香” 食品有限公司同一栋写字楼内,公司员工招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公司副总经理是黄志森介绍过来的,名叫韦琳 —— 是一名中年女性。
她今年 43 岁,在港岛商业零售领域工作了近 20 年,商户统筹能力强,还有现场管理经验及开业筹备经验,更是一位兼具传统商场经验与现代购物广场运营思维的优秀管理者。
有了韦琳的加入,“东大广场” 项目筹备团队也组建了起来。
“东大广场” 建筑项目审核的递交工作开始进行了。
由于 “大洼地” 地块位于 “未决定用途区”,该项目需要向城规会申请特别许可。
城规会以 “促进西环城区商业繁荣” 为由批准了申请,但要求配建公共观景平台及连接地铁站的地下通道。
沈卫东对此不置可否,港岛政府也因此一路通过审批。
拿到批复手续后,沈卫东欣喜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