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耀奎率先干了杯中酒,等其他人都喝完,便拿起筷子张罗着吃饺子。
沈卫东起身把桌上酒杯斟满,端起杯子笑着说:“外公、爸、孙姨,我也说句话?”
“呵呵!当然得说两句了,你外公不是说了吗,老中青三代,我们两代人说完了,就差你了。”
其他几人都朝沈卫东点头示意。
“嘿嘿!你们这么看着我,我还挺紧张的。”
小曼朝他用力点头鼓励,沈卫东也回了她一个点头,想了想接着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现在国家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学校里讨论最多的就是‘改革开放’,大家都在畅想国家未来的样子。我着急想看看国富民强的景象,所以也有了理想——将来要投入国家经济建设中去。祖国繁荣富强,不再是口号,应该是目标!”
一家人再次举杯,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伴随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共同迎接崭新的一年。
新年的欢乐让时间显得短暂。
杨耀奎和孙姨初三就回江岔县了。
孙教授在京城过完整个寒假,跟着小曼一起回了吉省。
一阵春风一阵暖。
树绿了,京城的春天来了。
1979年的春天,京城街上行走的人群,穿着不再是“蓝灰绿”色,开始有了鲜艳的色彩。
街头还出现了私营小商贩——卖早点的、修自行车的、卖手工制品的,让这座城市不但有了烟火气,还有了朝气。
电影院正放映《苦恼人的笑》《小花》这种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影片。
广播电台开始播放流行音乐,邓丽君的歌曲通过港台磁带悄然传入,年轻人中出现私下传唱的现象。
改革春风吹拂的不仅仅是京城,更是祖国山河的每一个角落。
“棒槌沟”由于有了通往公社的水泥路,家家户户中不少人成了私营小商贩。
春季农忙一结束,村里妇女挎着土篮子,成群结队地到公社集市上卖鸡蛋、青菜、山货等。
如今的“棒槌沟”成了“七道岔公社”最富裕的村子。
大队刘书记也想学皖省那边农村实行“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他上报到公社后,没得到公社领导支持,心里很是郁闷。他是个有抱负的大队书记,大队领导班子也都一心一意地想跟着他干番大事。
可他毕竟只是个大队书记,人微言轻,空有一腔热血。
他没有皖省那个小村子18户农民冒风险立下包干到户保证书、按上红手印首创包干到户的勇气,但他想到了去找杨耀奎!
杨耀奎现在是江岔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并兼任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书记选在星期天去县里——平常杨耀奎工作太忙,去单位找他不容易。
他到县里后直接去了杨耀奎家。
“棒槌沟”是杨耀奎的老家,他爹妈和弟弟妹妹都还在那儿,他也希望“棒槌沟”能尽快富裕起来。
见刘书记有这份心,他很是感动,决定一定要支持,还想把“棒槌沟”作为县里农村改革试点,让它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裕起来的村子。
当晚,刘书记住在杨耀奎家里。
第二天,杨耀奎带着刘书记去县委见了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