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知青入赘寡妇家 > 第139章 离开“棒槌沟”了

第139章 离开“棒槌沟”了(2 / 2)

杨立中一直都眼馋沈卫东经常骑的这辆自行车,是他让老爷子找他大爷要的,看他大爷答应了,就忙把车子推进院里,怕小曼不舍得。

安排完家里事,小曼、沈卫东还有杨耀奎跟家里人告别,坐上车,离开了“棒槌沟”。

沈卫东现在已经不属于“棒槌沟”知青了,小曼和她爸一直都不属于这里,但他们的老家一直都是这里的,无论去哪,回老家回的还是“棒槌沟”。

沈卫东现在是小曼丈夫,“棒槌沟”也是他的老家,鲁省老家他好像已经没有家人了,他的那个娘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

车离开了“棒槌沟”,杨耀奎一边开车一边跟沈卫东和小曼说:“这些金银我去省城时让你郑爷爷找了一个香港过来的买家,他现在在江城市呢,咱们现在就往江城去,先把这些金银卖了。这么大数量放在哪都不行。我现在是公安局长,家里放着这么多金银,被人知道了还不得吃枪子啊!”

沈卫东和小曼都没有异议,让他看着办就行了。

杨耀奎说这些金银卖了钱也都是你们的,那两幅字画他要了,他要去是送给孙姨父亲,他是文化人,喜欢这些东西。

还有就是他再要一副玉镯子给孙姨,其余的玉器告诉他俩别卖,自己收着,这东西放的年头越多越值钱。

其实玉器没有多少,沈卫东当时想的是多往箱子里放一些金银,玉器这东西看着没有金银好看,放了十几件,字画也就放了两幅。

在江城的港商姓黄,他是个跟郑爷爷岁数差不多的老人家。

他跟郑爷爷是在建国前认识的,郑爷爷家是干摸金的,他家倒腾文物的贩子。

杨耀奎祖上是做什么的,郑爷爷跟他说过。

所以这场交易不存在那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行为。

都是行里人,一看样品就知道怎么回事。

黄金有价,但黄金变成文物,价格就又有说道了。

黄老给出的价格是一锭金元宝,三万块钱,一锭银元宝,五千块钱。

这个价格合不合理,杨耀奎父女还真不清楚,他俩看向沈卫东,想征求他意见。

毕竟这些金银是他弄回来的。

他们俩不懂,沈卫东就更不懂了。

但他点头同意了,因为沈卫东不缺钱,他现在真的对钱没有什么概念。

按照这个价格,金元宝一共有23锭,三万一锭,一共是六十九万,银元宝一共是12锭,五千一锭,一共是六万块钱,加一起共计七十五万华币。

这是个天文数字,杨耀奎听着黄老说出这个数字,都有些发傻。

小曼就更不用说了,只有沈卫东很淡定。

因为三人中,只有他是见过大钱。

交易达成了,杨耀奎先回县里。

沈卫东跟小曼在市宾馆住下,他们俩在江城等着黄老给他们钱呢。

这笔钱杨耀奎要求必须通过银行转账到沈卫东账户内。

他是国家公职人员,不能有来历不明资金。沈卫东是他女婿,这笔钱是黄老与他女婿之间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