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知青入赘寡妇家 > 第111章 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去

第111章 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去(2 / 2)

上山推着车走,下山倒是能骑车,可冰天雪地的,大下坡的,遇到有冰的地方,拉车闸都不好使。

所以沈卫东听到小曼的话,他犹豫去还是不去。

最后沈卫东还是没拗过小曼,两人不打算骑自行车去了,想要走着去,问问知青们去不去,要是去就好了,人多去看扭大秧歌才有意思。

两人到了知青点,相互道完“过年好!”

小曼就提出去七道岔林场看扭大秧歌。

几个知青过年待在知青点也觉得没意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知青们穿上厚衣服,戴上棉帽子、围巾、棉手套,几人一起走出知青点,往山坡下走去。

走到出口,看到村里有好几个年轻男女社员,都穿着新衣服已经走出村外。

他们回头看到身后的知青们,离很远就喊着:“过年好!”知青们也热情回应道:“过年好!”

有了几个年轻男女社员们一路同行,欢快热聊,让平时感觉漫长的山路变短了。

爬上山坡回头看向山坳里如同水墨山水画上的“棒槌沟”,点缀着红色点点。

心情不一样,眼睛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新年心情好的时候,再看向生活着的“棒槌沟”村,原来这么漂亮,这么有意境。

爬上山坡,走下山坡就是七道岔公社了。

公社的过年气氛跟“棒槌沟”一样浓烈,映入眼帘最多的红色。

红色是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因为它喜庆,看到红色想到的不是结婚就是过年。

结婚是某一家的喜庆,过年可是举国喜庆。

七道岔林场的过年味最浓烈。林场街道上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竟然还有卖糖葫芦、糖球,还有冻梨售卖,这可是稀罕事,更是稀奇事。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疑问不仅仅是“棒槌沟”的知青们和社员们,还有很多外来看秧歌的外地人。

小曼不管什么“投机倒把”,拉着沈卫东去卖糖葫芦的摊位前,糖葫芦五分钱一串,沈卫东花了四毛五分钱,买了九串糖葫芦。

知青们每人手里一串,边吃边向林场小广场走去。

还没挤进人群内,就听到了锣鼓声“咚咚锵”地响个不停。

踩高跷扭秧歌的队伍早就踩着点儿扭了起来。

穿着花花绿绿、抹着红脸蛋的男人们,踩着鼓点跳起“十字步”,个个精神抖擞,踩高跷却走得稳如平地。

秧歌队里的姑娘们,穿着大襟袄,袄上绣着牡丹,腰间系着彩绸,随着舞步上下翻飞。

两个男人抬着纸糊的彩船,叫“跑旱船”,船里坐着的是“船娘子”。锣鼓声突然加急,“船娘子”猛地一个转身,船身“哗”地抖开,露出底下画着的莲花,人群里顿时炸开叫好声。

真是新年新气象,让沈卫东和知青点的知青们感受到了与往年不一样的气息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