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摩斯密码(1 / 2)

风挽歌赶到“时光胶囊”复古影院时,午后的阳光正斜斜透过影院门口的彩色玻璃,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

影院外墙爬满青藤,门口挂着复古的铁皮招牌,“第七放映厅”的箭头指向二楼,隐约能听见楼上传来《雨中曲》里欢快的旋律。

他快步走上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推开放映厅的门,暖黄的光线裹着旧胶片特有的颗粒感扑面而来。

观众不多,大多靠在深红色的丝绒座椅上,跟着银幕里的主角轻轻哼唱。

风挽歌找了个靠后的空位坐下,目光落在银幕上: Gene Kelly 正撑着黑伞在雨中旋转,皮鞋踏过积水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带着老电影独有的温润质感。

就在主角唱到“Sg'the Ra”的高潮时,银幕突然闪烁了一下。起初观众以为是胶片卡壳,有人轻轻“咦”了一声。

可下一秒,画面彻底乱了,原本明快的雨景被黑白相间的摩斯密码覆盖,短横线与圆点快速跳动,像在急切地传递什么信息。

同时,音响里的旋律也变了味,欢快的爵士乐中,悄悄叠进了一段极细的频率,高低起伏,若不凝神细听,根本会当成是设备的杂音。

风挽歌瞬间坐直身体,指尖立刻摸出手机,却没有急着拍照,摩斯密码跳得太快,拍照容易漏帧。

他闭上眼,将注意力一半放在银幕的闪烁节奏上,一半沉进音响的频率里:短、短、长是“S”,长、短、短是“o”,长、长、长是“”……

他在心里快速拼接,同时用指腹在手机屏幕上轻点,记下密码的顺序。

而那道藏在音乐里的频率,像是一串流动的音符,他凭着伏羲血脉对音律的绝对敏感,将每个音的高低、时长都刻进脑海。

那不是随机的杂音,是有规律的声波,更像一把需要精准匹配的“钥匙”。

不过半分钟,画面和音响突然恢复正常,银幕上的主角还在雨中欢唱,仿佛刚才的干扰只是错觉。

观众们议论了几句,又重新沉浸在电影里,只有风挽歌握着手机,指尖还残留着记录密码的轻麻感。

他快速调出备忘录,将刚才记下的摩斯密码逐段解析:“仰-望-星-空,寻-找-天-鹅-的-指-引。”

“天鹅的指引”风挽歌立刻想到了余杭天文馆。上周去过一次,馆内的“星座探秘”展区里,专门有一面墙介绍天鹅座,还摆着互动装置。

他没再停留,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出放映厅,快步下楼,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天文馆。

出租车穿过午后的街道,风挽歌靠在车窗上,指尖无意识地在腿上敲打着那道声波的节奏。

频率的高低起伏很规整,像是为某个特定装置量身定制的。

他拿出手机,试着用录音功能模拟出那段频率,反复听了几遍,确认没有偏差才收起手机。

余杭天文馆很快到了,门口的广场上立着巨大的地球仪,几个孩子围着奔跑。风挽歌走进馆内,直奔“星座探秘”展区。

展区里光线昏暗,头顶的穹顶投影着璀璨的星空,天鹅座的轮廓用淡蓝色的光勾勒出来,格外显眼。

他顺着指示牌走到天鹅座互动区,那里摆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装置,屏幕漆黑,只有下方有个麦克风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