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精致的灰(2 / 2)

风挽歌的声音冷了些,指尖攥紧了口袋里的录音笔,那里面是林晓压抑的哭声,还有郑浩说“把他照片扔泔水桶里,看他还敢不敢告老师”的嚣张。

“把人逼到躲在天台哭,把母亲的遗照扔进泔水桶,这叫玩笑?徐老师想保护学生,却被开除失踪,这叫‘教学方法不当’?”

王校长的脸色终于沉了下去,却没动怒,反而站起身,走到风挽歌身边,伸手想拍他的肩膀。

动作里带着刻意的“亲近”:“风先生,您别激动。我知道您是好意,但您得为学校‘大局’着想。”

“咱们正在申报省示范重点中学,评审组下周就要来考察。这时候要是爆出‘校园欺凌’的事,不仅学校的评级泡汤,连带着全校师生的努力都白费了。”

他凑近了些,声音压得低了,却带着隐隐的施压:“再说了,您要是真为林晓好,就别把事情闹大。”

“您想啊,事情传出去,大家只会说‘林晓是个被欺负的’,以后同学怎么看他?老师怎么敢再‘严格要求’他?他这辈子都要背着这个‘标签’,这对他的‘成长’,难道是好事吗?”

风挽歌看着他眼底那层伪装的“关切”,只觉得满室的檀香都变得呛人,这个人,把“利益”包装成“大局”。

把“偏袒”说成“教育”,把“受害者有罪论”裹上“为你好”的糖衣,每一句话都透着精致的伪善,比郑浩的拳头更让人窒息。

他甚至能想象,王校长在深夜批改文件时,会不会偶尔想起林晓发抖的样子,会不会想起徐老师可能还没找到的下落,但这些,显然都比不上实验室的设备和省示范的头衔重要。

风挽歌抬手,轻轻拂开王校长的手,指尖因为克制而微微泛白,眼神却亮得像淬了光:“王校长,您口中的‘大局’,是实验室的设备,是省示范的头衔,却唯独不是学生的安全和尊严。”

“您说的‘教育’,是让施暴者拿着奖状,让受害者躲在角落,让正直的老师消失,这样的‘教育’,再光鲜的奖杯,也撑不起它的空壳。”

他拿起桌上的照片和录音笔,转身走向门口,阳光透过门缝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眼王校长,那人正站在原地,重新端起茶杯,指尖却在微微发抖,像是在掩饰被戳穿的慌乱。

“希望您下次喝这杯普洱时,”风挽歌的声音透过门缝传进来,清晰而冷静,“能尝出一点林晓的眼泪味,能想起徐老师可能还在某个地方等着一个说法。”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隔绝了里面的檀香和虚伪。

风挽歌站在走廊里,看着窗外操场上追逐打闹的学生,心里没有愤怒的失控,只有一种清醒的坚定。

这堵用“规则”和“利益”砌成的墙太厚,他的琴音穿不透,他的术法动不得,但他可以蹲下来,护住墙下那些被阴影笼罩的孩子,直到他们能自己站起来,把这堵墙,一点点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