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少安有啥想法?”
孙玉亭来了点兴趣,他对这个大侄子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是认可的,而且在村里威望极高,他这当二爸的多少能沾点光,借少安影响力,增加在大队村委会中的分量,
“二爸,我大哥观察了好久,”
孙少健开始引入正题,
“发现咱双水村村村东头河湾那边,还有后山好几片坡地,都荒着,长满了蒿子,就那么荒废,实在太可惜了,
他就想,能不能组织点人手,把这些荒地开出来,种上蔬菜?到时候长成了,就以咱们大队集体的名义,卖给石圪节公社的食堂!”
说着话,边仔细观察着他二爸的表情,
“开荒种地?”
“对啊!”
孙少健继续说道:
“二爸您想啊,这地是荒着的,开出来就是给集体增加了土地!种的菜是给集体创收!这完全符合‘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政策精神啊!
您这天天看报纸,关注时事政治,肯定清楚这一政策的,到时候卖了钱,年底社员们都能多分点红,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传出去,谁不说咱双水大队的干部领导有方,田支书治理有功?”
孙少健这番话,句句都敲在他二爸的心坎上。
增加集体土地、为集体创收、符合政策、领导有方……这些词对于孙玉亭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这不仅能解决他眼前的粮食困境(如果计划成功,他作为参与者也能受益),更是能在田福堂面前露脸、体现他政治觉悟和发现“先进典型”能力的大好机会!
孙玉亭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放下手里的馍,顿时觉得不香了,手指无意识地在炕桌上敲着,显然在激烈思考,过了会抬头道:
“这事儿……是少安自个琢磨出来的?”他确认道。
“千真万确!”孙少健保证,
“我大哥就是觉得,个人富不算富,集体富了才是真的富!他就想为咱双水村做点实事!但他人微言轻,怕提出来没人重视,反而坏了事儿。所以想着,能不能请二爸您,在合适的时机,在队委会上提一提?您见识广,又是村委委员,田支书视二爸您为心腹,能听您的建议,觉悟高由您来说,田支书和各位委员肯定能重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这一顶高帽戴过去,孙玉亭心里舒坦极了,既能给大队创收,就是失败了,反正都是荒地,也没甚损失,无非就是耗费些人力,不过这关他甚事?又不是他干活,他要的只是政绩,又能在领导面前展现价值,还能提携一下有“觉悟”的侄子,
这简直是一举多得的美事!
至于开荒种菜的技术问题?他根本没多想,或者说,被美好的前景冲昏了头脑。
心里乐开了花,
“嗯……”
面上却是端起了架子,拿出了村委委员的身份,沉吟片刻,终于重重一点头,
“少安有这个心,是好事!为集体谋发展,是我们每个社员的责任!这个事情,我看可行!这样,这粮食我暂时收下,算是你们支持我工作的心意。明天,明天我就找福堂书记汇报这个想法!”
孙少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和敬佩:
“太好了!谢谢二爸!我就知道,这事儿找您准没错!”
孙玉亭摆下手,“这我应该做的哩,不过少健,有个事呢,你看能不能回去后跟你大哥商量下。”
”你说!”
“是这样……”
孙玉亭屁股挪了挪,凑过来些,
“就是开荒地种植蔬菜的想法,嗯……到时跟田支书汇报,能不能以我名义,说是我想出来的,我这可不是抢少安的功劳,少安毕竟太年轻,大队支部村委会觉得年轻人想法不切实际,太过虚浮,由我来提出呢,你二爸我毕竟是大队支部委员,农田基建副总指挥,还是有点分量的,到时拿支委会上决议,我觉得通过的可能性会高一些,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眯着小眼睛,真跟只老狐狸一样,
他心里呵呵,二爸啊,二爸,你要是把这股子精明劲用到怎么改善自家生活条件上,也不至于过得现在这么烂包,懂他二爸意思,他和大哥对于功劳、政绩,压根不在乎,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钱,能改善家里的贫困,
“二爸,来前我大哥就说了,就说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然后我一队呢,作为示范生产队,先打个样,后续成功了,然后全大队推广,一切全听二爸您指示。”
孙玉亭这下高兴了,
“好好好,哎呀,真想不到我这大侄子思想觉悟这么高,少安有这决心,那我这当二爸的也不能松懈”,
直接从炕上爬下来,穿上那双破烂鞋,后帮子都磨断了,只能当‘拖鞋’穿,兴奋道:
“我现在就找田支书商量去,现在就去!”
贺凤英道:
“都这个点了,田支书怕是都睡下了,现在去干甚,明儿去吧。”
“你懂个甚!”孙玉亭道:
“早些把计划实施了,大队就能早些创收,为广大社员们谋福利,刻不容缓,睡觉了还可以再起来的嘛。”
匆匆离开了,脚下那双‘拖鞋’,‘踢踏,踢踏’特别的显眼。
他二爸一走,他也没多待,回了自个家,走在路上,脚踩着黄土地,夜空中繁星点点,嘴角微扬。
这招借力打力,利用他二爸的“穷光荣”心态和他在田福堂身边的位置,为大哥和自己的计划铺路,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接下来,就看他二爸如何在他忠实的“田福堂书记”面前,慷慨陈词了。
而他和大哥,已经做好了开荒种菜的一切准备,只等这道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