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赵浔身为皇太孙,更是即将登基,也不必如此画蛇添足。
可赵浔想要啊!
若非赵浔不知晓李隆基的想法,不然肯定主动要求,加封天策上将。
这个称号,可比皇太孙炫酷多了。
说完后,李隆基便起身直接转身而去,随后留下一句。
“此次朝会,便由皇太孙全权负责。”
李隆基不敢逗留,他怕自己反悔。
赵浔看着李隆基有些萧条的背影,他预想了许多种情况,但这种的可能性最低,但似乎也最符合李隆基的性格。
看着李隆基离席,众臣就是再傻,也知晓赵浔便是大唐下一任帝皇。
随即由韦见素和陈希烈二人为首的众臣,立刻看向赵浔,随即带头行礼道:“臣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万安。”
今日之后,大唐新君登场。
杨国忠注定失势,而现如今新君手下还不曾有亲信,于是二人果断上前攀附示好。
既然二人如此识时务,赵浔自然欣然接受。
“日后,大唐便仰仗两位卿家了。”
“该仰仗殿下才是。”
见赵浔接受并抛出橄榄枝,两人都果断握住,而杨国忠此时才从不敢置信的状态中恢复,这才想要去抱赵浔大腿。
“臣杨国忠,参见殿下,殿下万安。”
“哦?”
“司空大人,方才可是您可不是这副表情。”
赵浔得势不饶人,活是一副要整死杨国忠的模样,这让此前被杨国忠压迫的大臣大快人心。
“臣不敢,臣只是太忠心于陛下。”
“忠心陛下。”
“也就是不忠于孤了?”
“孤可是早听闻杨大人的官威直压长安,朝中百官,不一不从,你杨大人啊!”
“不…,不是!”
“来人,将司空大人押下去,不敬官长,不尊储君,营党结私,我倒要看看你杨国忠,到底忠不忠。”
“殿下,我忠于陛下,也可以忠于殿下啊。”
“殿下,我是大唐国舅,殿下!”
赵浔直接果断将杨国忠拿下,由于是临时朝会并无太过议事,主要便是宣布赵浔之事,并留给赵浔展示权威的机会。
杨国忠凭借李隆基的宠爱,在朝堂上作威作福,此番倒台,墙倒众人推。
赵浔也顺势将杨氏全族扣押,此事传到后宫,李隆基相当不忍,但他也知道新君刚立,定要树立权威。
此事,他不能掺和。
但杨贵妃得知后,立刻哭啼啼的来求情,这才让李隆基让高力士给赵浔带了一句话。
希望他能给杨氏留一线生机。
赵浔当然认同。
有罪者,皆斩首示众。
无罪者,男劳役,女充妓,老幼流放,徒宁古塔。
树立权威后,赵浔直接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重塑大唐官僚机制。
杨国忠和李林甫旧部,凡主动认罪者贬官一级,凡被查出与杨国忠勾结罪行,与杨国忠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