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要干什么?”
“放开孤,孤才是太子!”
“大郎、三郎,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李亨此刻彻底震惊不了,疯狂挣扎,但他这小体格子在魏延和高长恭面前,那就就只能是个,萝莉~
如何能挣脱的出?
李倓嫌弃李亨吵闹,直接上前一个手刀将其直接击晕过去,这才让宫中稍稍安静些。
李亨从意气风发到小丑似的退场,就差真换上一身小丑服了。
见证这一幕滑稽场面的李隆基,嘴角微微抽动。
严肃的说,这是一场残酷的政变。
如今来看却像一场闹剧一般,将其中的血腥和夺权意味都冲淡了不少。
李倓在敦促众人从宫中退去后,宫中从原本的嬉闹声到如今的寂静。
烛火闪烁,照的赵浔和李隆基影子落在宫中华丽的墙壁上。
“皇孙李豫,广平郡王见过皇祖父。”
“李豫。”
李隆基轻声低吟了一遍赵浔的姓名,作为李亨的长子,是众多皇孙中李隆基最为重视的几个。
毕竟,在李亨即位后。
若李豫没有过错,便是大唐的下一任太子,下下任帝皇。
但李隆基的印象中,李豫虽要比李亨性格好些,但也稍显平庸。
但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赵浔,英武霸气,行事冷静、泰然自若,绝对当的上一句凤子龙孙。
“我记得你,你是太子的长子。”
“这场政变,是你策划的?”
赵浔闻言微微一笑道:“正是。”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宫外随着一道烟火升起,大批长安城门大开,大批精锐进城。
将长安牢牢控制,城外另有封常清二将,携安西军往长安而来,此时无论是夺权还是造反,赵浔都有绝对的底气。
李隆基寻来一处座椅坐下道:“祖父年迈,寻个座椅不介意吧。”
“自然不介意。”
“那就好。”
赵浔言语恳切,对于这位功过参半的帝皇,赵浔保留着尊敬,脚步随着李隆基移步宫中。
此前李隆基在与妃子饮酒享乐,在突发政变之后,这些酒液撒了一地。
这些寻常人难以触及到“琼浆玉液”被赵浔和李隆基毫不在意的踏过,满地的酒香仿佛在诉说大唐的辉煌。
李隆基坐在那个专属的位子,居高临下,仿佛又回到那个经天纬地的帝皇。
“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并不像此前一般暴怒呵斥李亨,此言有些许颓废,还有些咬牙切齿。
对待李隆基偏质问的一句,在偌大宫中的,赵浔挺拔如松道:“彼此彼此。”
赵浔这一句回答,属实让李隆基未曾想到,忽然哑然一笑,自然是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神龙政变。
那时的他同样意气风发,为了夺权亦做了如此胆大包天之举,这一句“彼此彼此”他还真当的上。
“你很有趣,也很胆大。”
“朕很欣赏你,只要你今日退却,朕不仅不会治你的罪,还会即刻拟旨封你为太子,兼大唐全国兵马大元帅。”
“你待如何?”
李隆基在赵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对于这次谋反,他忽然觉得也没那么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