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伊阙之战白起以寡敌众,全歼韩魏周联军二十四万的消息,传到各国国都时,各个国君皆默契的念出白起的名字。
韩君:“白起,你为何不是我韩人!”
“天诛我韩国啊!”
魏君:白起,白起!
相国啊,怎会如此!
田文有才,深受魏君看重,此番大败。
魏国半数国力及其心腹一役而亡,魏君瘫倒在地,随后直接心绞痛嘎巴一下晕过去。
楚君:白起,当真天下大才。
还好未去,为何未去?
楚君庆幸自己没有出兵伐秦,否则今日韩魏,便是他日楚国。
可稍许后,楚君又显得后悔,他日楚国真的不会是这样吗?
若是此前自己出兵,三国联军是否能将白起扼杀?
时机已过,唯留叹息一声。
齐君、赵君反应相似,听闻伊阙之战后,皆目露忌惮,但随即袖袍一挥。
秦国果然人才济济,但是我齐(赵)也毫不逊色,颇有霸主之意。
最后得知消息乃是地处东北的燕国,此处远离中原争端,燕君默念着白起名字。
只是羡慕秦国的运气,随后叹息一声,默默看向远方。
“还没消停多久,天下就要乱了。”
而最早得到消息的秦君昭王,得到消息到第一时间居然是不相信,十二万人,围歼二十四万人。
这怎么看都像是,街巷中流传的小故事,可连着三天捷报入咸阳。
这下也轮不到昭王不信,在确认消息后,原本便激动不已的秦王,蹭的一下从王座上一跃而起。
“白起,白起!”
“我秦国又多一良将也!”
“快传孤王旨意,孤要大大嘉奖白起。”
“对,还有舅公,若非舅公举荐,白起此时还是藏在我秦国军中的沧海遗珠。”
“赏,大大的赏。”
可欢喜到一半,却被宣太后打断。
“稷儿怕是高兴糊涂了,你舅公和白起还在阵前,仗还没打完,着急赏什么?”
“待白起凯旋,再行不迟。”
昭王看向母后,脸上的兴奋掩盖不住,但还是冷静下来。
“母后所言有理,是王儿高兴过头了。”
回到伊阙关中,赵浔经过这一战,彻底重新认识了白起,他知晓白起很强,此战必胜。
但没想到会是这般摧枯拉朽。
此次突袭完全是抓住暴鸢的性格弱点,以及伊阙地区的位置特点,直接将韩魏一战而定。
“这就是通天代吗?”
在许久没有找寻到队友之后,赵浔已经默认其余四个玩家都在对面。
这种待遇,四世三公也顶不住啊。
好在己方有通天代白起,赵浔从头到尾,只要放权,便理所当然的取得了剧本胜利。
从克复新城,再到攻取高都。
再一战定伊阙,整个战争的时间跨度,从咸阳出发,前后也就三月不到。
这效率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