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张国忠投降后,分在司澄手下。
这是张国柱自己的意思,李定国虽有疑虑,却也没有意见。
拔下靖州后,广西清军驻地分别在全州、南宁、柳州和梧州等地。
孔有德率军前往桂林驻守,此时李定国决定兵分两路,自率军南下攻取贵州,司澄与冯双礼等将进取宝庆。
营帐中,李定国在商议具体人选。
此时李定国已然发觉司澄等人结成团体,随即心生忌惮,不清楚司澄等人想法为何?
倒是司澄一直由于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一直对李定国恭敬有加,从不失礼。
至此李定国、司澄二人默契的合作,却不多言,最终讨论决定。
司澄、冯双礼和新降清将张国柱三人北上,李定国则率张胜、高存恩和王之邦三人进取桂林。
此战李定国率主力六万,司澄手下则只有两万五千兵马,却近半都是精锐,其中包括张国柱手下三千楚申息和张胜手下三千白耗兵。
其中张国柱手下共有五千兵马,原手下八千清军,三千死忠,剩下五千经过筛选,才留下两千,被筛下到三千人,皆收缴兵器遣散而还。
经由司澄一番恢复中华的思想教育课后,这留下的两千人才算是堪堪可用。
即便如此,就这司澄还是不太信任这些家伙,为此司澄特意遣人将张国柱唤来。
“张将军,这些军士一定要严加管教,若是有叛敌之相,格杀勿论!”
“遵命。”
若是按张国柱的想法很简单,全部坑杀,但奈何此等作为着实不人道,才遭到众将反对。
看着张国柱离开的背影,司澄感慨万分,此人着实凶狠,还好是鞑子剧本,若是其他,此人必为劲敌!
就在行军路上,或许是张国柱打了样。
司澄又收到一封书信,打开一看赫然又是一封降书,看着递来到降书,军帐之中几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剧情。
清将沈永忠也是玩家,且文笔较之张国柱要好上不少,书信引经据典,其中大书爱国之道,宁死不愿为清效力。
这等文采不由得让司澄多看了两眼,继续看到条件,没有期限。
居然是没有期限!
这就意味着沈永忠放弃了保底任务?
见此,司澄顿时心中涌起一阵敬佩。
当即看向身侧众将,众将闻言皆面容肃穆,尤其是张国柱,将心比心。
他做不到沈永忠这般。
司澄思来想去觉得这般不妥,随后看向亲卫道:“笔墨伺候。”
“遵命。”
随着笔墨送来,司澄赶紧书信一封,写明轻重,还是希望沈永忠将保底任务的具体内容写出,或许司澄一众可以帮忙“做账”。
随着书信递出,次日书信返还。
司澄将其打开,上面仅书二字。
不必。
就在司澄感叹之际,此时亲兵传来消息,“报!”
“何事?”
就在司澄想要继续书信劝解沈永忠之际下,却突来消息,惹得司澄不悦。
“元帅,清将沈永忠率清军自宝庆倾巢而出,直往我军大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