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十日平杨幺(1 / 2)

农民起义大多数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活不下去了,但是杨幺一众还真不是,在杨幺之前还有一个姓锺的义军首领,这货是个神棍,在民间被称作“锺老爷”。

“锺老爷”在被剿灭后才轮到杨幺。

而杨幺手下近十万众,也多是被忽悠成叛军的,能凑合活下去,也就没想其他。

总归是想活的更好,人之常情罢了。

最初赵浔是打算发布一个罪己诏来拉好感,后来想想便算了,自己没那个水准是其一,其二是这些义军也大多都是泥腿子,有几个读过书?

大书特书反而听不懂,不如说几句接地气的话。

“投降吧,不要跟着杨幺了。”

“那只是死路一条。”

赵浔开口说了几句,这些义军对于杨幺也并不疯狂,况且如今已入绝境,不如降了算了。

但万人中,总有些胆大的,敢说敢言,向着赵浔便大吐苦水:“我们不信,大宋就没几个好皇帝。”

此一言既出,赵浔还没反应,颜良等一众殿前军便怒了,颜良噌的一声拔剑,直接开口道:“贼子安敢胡言!”

见此说话之人直接被颜良虎目震慑,赵浔这时伸手拦住颜良,颜良这才收回宝剑,继续站在赵浔身后护卫。

“汝可是好汉?”

赵浔缓缓开口,而方才的男人被吓的够呛,左右环看,脸颊通红,最后还是站出来,但显然已经没那般敢言。

“当然是。”

“那朕在问你,汝可有家国?”

男人想说没有但在周围人的注视下还是点点头,转而说道:“没…,有!”

“好,朕再问汝。”

“汝家国何在?”

至此男人缄口不言,赵浔再问:“好,朕再问汝,可知那水泊梁山?”

“自然是知晓的。”

“可是好汉?”

“是,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各个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都是好样的。”

“好,汝知道梁山便好。”

“那朕在问汝,你可知道那梁山好汉,在家国遭金国入侵该如何做?”

此时距离水泊梁山过去段时日,而在征方腊后,幸存下的梁山众人,在金国南下之时,多次出兵勤王。

各自子嗣也有不少在宋军手下效力,这在历史上自然不是,但在这岳飞传里,当真称得上一句好汉,而梁山好汉名声远扬,在绿林之人又有几个不知晓的。

闻言男子继续沉默,因为心中早有答案,赵浔继续逼问:“当今家国天下,遭金国铁骑南下,多少汉子参军保国。”

“汝等不平外患,却在这洞庭湖上枉称大王,意图分裂社稷,朕问汝尔等当真是汉子吗?”

说着众人低下头,而赵浔继续追击道:“投降吧,待平了杨幺,随朕北上抗金,他日克复黄龙府,届时讨个功名封妻荫子,也不算枉过此生。”

此言既出义军们手中兵器稀稀拉拉放下,老实说赵浔口才不好,但是作为天子,赵浔能说这些,意义就已经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