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 第282章 奥斯卡风云:李安登顶与暗流涌动

第282章 奥斯卡风云:李安登顶与暗流涌动(2 / 2)

“所以,”朱延平总结道,“我们可以利用大陆的资金,拍我们擅长的商业大片!主角,优先用我们港台有潜力、听话的新生代!

比如周杰伦啦,阮经天啦,陈冠希啦……把他们捧成亚洲巨星!剧本嘛,可以适当给大陆女演员一些重要配角,或者双女主之一,但核心的、出彩的角色,必须是我们的人!这叫资源置换,优势互补!”

他越说越兴奋:“这样一来,我们既赚了钱,又培养了新人,还掌握了话语权!把大陆那些所谓的一线小生,统统压下去!让他们给我们港台的新生代抬轿子!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鼻孔朝天!”

吴宇森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半晌,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深意:“阿朱,你这个想法……很有建设性。

大陆市场确实需要引导,需要更成熟的商业类型片模式。我们这些有经验的前辈,有责任去培养新人,尤其是能代表华语电影未来的新生力量。”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最近在筹备一部历史战争大片,背景放在三国,名字暂定《赤壁》。

投资规模很大,需要两岸三地乃至日韩的资本共同参与。男主角,我考虑用周润发和梁朝伟,都是我们香港自己人。至于大陆演员……”

他看向朱延平:“可以安排一些重要的将军角色,比如赵云、张飞,戏份重,但核心还是周瑜和诸葛亮。

女角色方面,小乔的人选,倒是可以考虑在大陆有影响力的女星,比如……林志玲就不错嘛,也是我们台湾的。”他轻描淡写地将“大陆有影响力的女星”替换成了林志玲。

朱延平立刻会意,哈哈大笑:“高!吴导实在是高!《赤壁》!这项目一听就是奔着国际市场去的!有您坐镇,加上周润发、梁朝伟,这阵容无敌了!大陆女星能演个孙尚香什么的,那是她们的福气!就这么定了!”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酒杯轻轻一碰,清脆的响声在包厢里回荡,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野心。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汪李并立”的新格局下,港台影人重新掌握华语电影话语权、压制大陆演员的美好蓝图。

北京,华谊兄弟总裁办公室。

王忠磊看着电脑屏幕上李安获奖的新闻,又看了看旁边打印出来的几份台湾媒体和业内人士的“狂言”报道,眉头紧锁。

“哥,你看台湾那边,还有香港朱延平他们,有点得意忘形啊。”王中磊把一份报道推到王中军面前,“说什么‘汪言VS李安’,格局形成,还说要利用内陆资金专门捧台湾新人,压制我们大陆演员?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王忠军端起紫砂壶,慢悠悠地抿了一口茶,脸上没什么表情:“跳梁小丑罢了。李安拿奖,是实至名归,我们都该高兴。但有些人想借题发挥,搞地域对立,抢资源,那就是痴心妄想。”

他放下茶壶,眼神锐利:“汪言是什么人?他的水晶影业现在是什么体量?掌控着国内多少院线?投资制作能力有多强?李安导演当然优秀,但他更多是单打独斗的艺术片导演,在商业版图和资源整合上,跟汪言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王忠磊点点头:“这倒是。汪言那小子,睚眦必报,心黑手狠,布局又深。你看他搞宋大嘴那事,还有封杀唐人,哪次不是快准狠?台湾那帮人想靠李安一座奖杯就跟他分庭抗礼,简直做梦。”

“所以,”王忠军敲了敲桌子,“告诉港台那边的合作,该谈的继续谈,但原则不能丢!主

演、重要配角,必须优先考虑我们自己的艺人!想用我们的钱只捧他们的人?门都没有!”

“明白!”王忠磊应道,“我这就去交代!”

北京,水晶影业总部大楼。

明亮的执行副总裁办公室里,陈振宇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看着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新闻。港台媒体对李安获奖的狂欢式报道,以及那些刻意强调“港台背景”、“汪李双雄”的论调,让他微微蹙起了眉毛。

助理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舆情简报:“陈总,这是公关部刚汇总的,关于港台媒体和部分导演近期言论的舆情分析。重点标注了吴宇森、朱延平在非公开场合的言论摘要。”

陈振宇接过简报,快速浏览。当他看到朱延平那句“大陆钱多人傻”、“捧港台新人压大陆小生”以及吴宇森关于《赤壁》选角的“内部构想”时,眼神骤然冷了下来。

“不知死活。”他淡淡地吐出四个字,声音不大,却让旁边的助理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陈振宇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曹总,带上《赤壁》项目目前已知的所有公开及非公开信息,包括投资方构成、预计开机时间、接触过的演员名单,尤其是涉及我方艺人的部分,五分钟后到我办公室。”

放下电话,他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小张,联系我们在香港和台北的长期合作律所,以水晶影业法务部的名义,向他们索要一份关于朱延平、吴宇森两位导演近三年所有参与项目的详细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特别是涉及合同纠纷、税务问题、版权争议的潜在风险点。要快,最迟明天中午给我初步报告。”

“是,陈总!”电话那头传来干脆利落的回应。

五分钟后,宣传总监曹明轩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陈总,这是目前能收集到的关于《赤壁》的所有信息。”

陈振宇接过文件夹,一边翻看,一边问:“我们公司有艺人接到过《赤壁》的试镜邀请吗?或者对方接触过我们的艺人?”

“暂时没有接到正式邀请。”曹明轩回答,“不过,据侧面了解,吴宇森团队之前通过中间人,非正式地探听过黄晓明和陈坤的档期,

似乎对黄晓明饰演赵云有点意向,但只是非常初步的接触,没有下文。另外,他们接触周迅的团队比较积极,可能是孙尚香的人选之一,但周迅那边似乎兴趣不大。”

“赵云?孙尚香?”陈振宇冷笑一声,“一个是有勇无谋的配角,一个是花瓶式的美人。核心的周瑜、诸葛亮,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他们港台自己人。”

他合上文件夹,“知道了。继续关注这个项目的动向,有任何新情况,尤其是涉及试图‘压番’我们艺人或者损害我方艺人利益的苗头,立刻报告。”

“明白!”曹明轩应声离开。

陈振宇靠回椅背,目光再次落到电脑屏幕上,那些港台媒体喧嚣的标题上。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刘小丽的电话。

“刘总,是我,陈振宇。”

“陈总,情况我知道了。”刘小丽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贯的沉稳,“港台那边,跳得有点欢啊。”

“是的。”陈振宇言简意赅,“朱延平、吴宇森等人,似乎想借李安获奖的东风,联手压制大陆演员,尤其是男演员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扶持的港台新人铺路。吴宇森的《赤壁》项目是他们的重要抓手。”

“《赤壁》……”刘小丽沉吟片刻,“投资很大?”

“初步预估在五千万美元以上,目标是国际市场。大陆资本是重要金主。”陈振宇回答。

“呵,拿大陆的钱,捧港台的人,还要压大陆演员一头?打得一手好算盘。”

刘小丽冷笑一声,“小言知道了吗?”

“汪导还在云南和艺菲一起拍摄《那年,风过洱海》,暂时还没打扰他。但这事关公司艺人发展和行业格局,我认为需要提前准备。”陈振宇说道。

“你做得对。”刘小丽肯定道,“小言那边先不用惊动,这点小事我们能处理。你的应对方案是什么?”

“主动出击,资源对冲。”陈振宇语气果断,“他们想用大片捧新人,我们也可以用更大的制作、更好的资源,捧我们自己的新生代男演员。

黄晓明、邓超、佟大为,包括北电中戏有潜力的新人,都可以纳入考虑。剧本库里有几个适合打造男性群像的大项目,可以优先启动。”

“比如?”刘小丽问。 “比如那个创业题材的《中国合伙人》,或者抗日谍战《风声》,都是男人戏,容易出彩,也符合当下市场热点。投资规模和水准,完全可以对标甚至超越《赤壁》。”陈振宇显然早有准备。

“好!”刘小丽拍板,“方案我同意。资源对冲这块,你牵头,联合制作部和艺人经纪部,尽快拿出可行方案和项目书。需要什么支持,直接跟我说。”

“明白。”陈振宇应道。

挂了电话,陈振宇立刻投入工作。他调出公司内部通讯录,开始给制作部总监、艺人经纪部负责人发会议邀请。

办公室外,华灯初上,北京的夜空被城市的霓虹点亮。而在这座水晶影业总部大楼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

港台导演们以为李安的获奖是“天亮了”,却不知,他们试图搅动的浑水,正悄然孕育着足以将他们掀翻的惊涛骇浪。

吴宇森放下手中的红酒杯,望向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志得意满地对朱延平笑道:“阿朱,你看这夜色多美。《赤壁》之火,必将燃遍全球,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谁才是华语电影真正的掌舵人。”

朱延平谄媚地附和:“那是自然!有吴导您这定海神针,加上我们精心挑选的‘自己人’,汪言那边再厉害,双拳也难敌四手!这华语电影的天下,终究还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