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贺岁档的硝烟(2 / 2)

《如果·爱》: 导演:陈可辛 演员:金城武、张学友、周迅 投资:8000万人民币 制作:精心打造的歌舞爱情片 冲奥:代表中国香港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预计票房:1.5亿左右 优势:导演功力深厚,演员组合吸睛,金城武+周迅cp感十足,张学友情怀加分,类型独特,冲奥光环。

《人在囧途》: 导演:叶伟民 演员:徐峥、王宝强。 投资:800万人民币,制作:公路喜剧,接地气。 冲奥?无。 预计票房:2000万上下 优势:题材新颖,国内少有公路喜剧,主打温情幽默、贴合春运档期,制作成本低回本压力小。

总结一下论坛热门神评: “《无极》——神魔打架毁天灭地;《如果·爱》——俊男美女虐恋情深;《人在囧途》——俩倒霉蛋火车大巴的破事儿……这仨放一起放,画风都不同啊!”

“水晶勇气可嘉,拿800万的小破车去撞3.4亿的航空母舰!”

“《囧途》唯一优势就是便宜!票价肯定低,估计就二三十块,说不定能靠低价吸引一部分不想看装逼大片的观众捡个漏?”

“楼上拉倒吧!看大片是图个爽!有《无极》的视觉盛宴不看,谁会去看两个屌丝在春运路上当沙丁鱼罐头?”

“反正我看《人在囧途》是没啥戏,《无极》和《如果·爱》才是贺岁重头!”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人在囧途》是炮灰,纯粹是水晶影业在贺岁档刷个存在感,甚至有刻薄的人说:“汪言这是膨胀了,以为随便拍点啥都能跟顶级大片掰腕子?”

面对汹涌的质疑,水晶影业内部也不是没有波澜。

执行副总裁陈振宇看着档期表,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朱总监,汪导他到底怎么想的?这档期......竞争太激烈了吧?他人还在巴哈马拍好莱坞大片,国内这摊子......

《无极》先开画一周气势如虹,《如果·爱》同天撞档,还有港资背景支持。咱们这个《囧途》......夹在中间,怎么看都是凶多吉少啊!宣发费再使劲,能比得过那两家?”

市场公关部总负责人朱琳倒是显得胸有成竹,她摆弄着手里的马克笔,笑了笑:“陈总,你还不了解汪导?他什么时候干过没把握的事?

虽然人在国外,但每天都会越洋电话沟通进展。档期是他拍板定的。至于凶吉嘛......”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有时候,以弱对强,反而容易出奇制胜。”

“奇兵?”陈振宇苦笑,“拿什么当奇兵?导演?演员?还是那可怜巴巴的800万制作费?”

“都不是。”朱琳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是‘接地气’三个字!”她在白板上重重写了这几个字。

“《无极》玩的是魔幻史诗,高高在上,特效轰炸,但普通观众能不能买账,还两说。《如果·爱》玩的是精致歌舞,都市浪漫,但离老百姓柴米油盐有点远。”

朱琳在白板上画出三个箭头,“《人在囧途》呢?讲的是什么?春运!回家过年!路上遇到的各种囧事!火车票难买!大巴车晚点!遇上骗子小偷!这不就是无数老百姓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的事情吗?”

她看着陈振宇:“陈总,你说说看,是毁天灭地的魔幻大战场面多?还是漂亮男女在冰面上跳舞多?还是你自己拎着包挤在绿皮车过道里回家过年的情景多?哪个离老百姓的心更近?”

陈振宇被她这番话问住了,若有所思。

朱琳继续道:“我们这次的宣发,就是要突出这个‘接地气’和‘贴近生活’。汪导早就定了调,联合光线传媒的王总一起干。王总是玩舆论的高手啊!”

她走到电脑前,调出一份详细的宣发策略表:“这次宣发,光靠传统路子肯定行不通。我们玩组合拳!”

“第一式:传统渠道不放松!电视广告、广播预告、平面媒体专访,尤其是春运主题相关的栏目合作,该上的都要上!主打温情、回家、团圆牌,强调‘过年回家,囧并快乐着’。”

“第二式:新媒体火力全开!”朱琳加重了语气,“这才是重中之重!”

联合新浪、搜狐等大门户,在黄金博主位置推送电影信息、幕后花絮。 天涯、猫扑、贴吧等重镇,雇佣水军,哦不,是热心网友大量发帖、炒话题。

“今年春运你遇到最囧的事”、“火车上的奇葩经历”、“过年回家的酸甜苦辣”,把电影主题和全民痛点巧妙结合,引导流量。 制作几个短小精悍、笑点十足的网络先导视频片段,比如王宝强狂灌牛奶过安检被扣下的经典画面,在qq、pplive、土豆网等平台投放,目标就是“让大家伙哈哈一乐,然后记住这片名”。

“第三式:精准场景下沉!”朱琳在白板上划重点,“春运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是哪?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大巴站!汪导说了,我们要让每一个背着行李回家过年的人,抬眼就能看到《人在囧途》!”

她指着策划图:“斥资在北上广深、成都、武汉等核心城市的火车站广场、候车大厅、长途汽车站醒目位置铺开海报和立牌广告!广告词要扎心:‘回家路上,谁还没囧过?’、‘今年回家,笑着出发!’”

陈振宇看着这份土得掉渣却无比精准的宣发方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有点意思......汪导这是想复制《鬼影实录》的成功经验,但这次玩的更大胆,也更下沉。”陈振宇摸着下巴,“不过,王总他......”

“王总可兴奋了!”朱琳笑道,“他说搞传统媒体他早就轻车熟路,这网络营销和线下精准投放结合的模式,正好让他大展拳脚!他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带着他那帮搞宣发搞内容的小弟们大干一场了!”

与此同时,在巴哈马群岛的拍摄间隙,汪言正通过视频会议与王长田连线。

“汪导,你这招险棋走得妙啊!”视频那头,王长田的声音透着兴奋,“现在全行业都在讨论我们‘自不量力’,这关注度不就来了吗?”

汪言轻笑,背景是加勒比海独特的碧海蓝天:“还得靠王总多费心,把这关注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票房。我这边拍摄任务重,国内就拜托你了。”

“放心!你这‘接地气’的思路我很认同。”王长田说,“我已经让团队去联系铁路部门和长途客运站了,争取在春运高峰期把宣传铺到每一个角落。网络那边,我也找了几个大V和段子手,到时候一起发力。”

“有王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汪言说道,“记住我们的核心策略:不与他们在高处争锋,而是低头拥抱最广大的普通观众。”

结束视频会议,汪言站在沙滩上,望着远方的海平线。副导演走过来,询问下一个镜头的拍摄细节。

汪言迅速切换回《加勒比海盗》导演的角色,但心中始终留着一份对国内战场的关注。

他知道这个决定很大胆,甚至被很多人视为疯狂。但他更清楚的是,《人在囧途》与另外两部大片的受众重合度其实并不高。

《无极》和《如果·爱》瞄准的是追求视听盛宴和艺术体验的城市白领和影迷群体,而《人在囧途》面向的则是更广大的普通市民和返乡人群。

“让精英们去讨论《无极》的哲学内涵和《如果·爱》的艺术价值吧。”汪言望着海面,自言自语道,“我们要做的,是让普通人在电影院开怀大笑,感受到温暖和共鸣。”

随着11月进入下旬,贺岁档的宣发战役全面打响!

《无极》继续高举高打,陈凯歌陈红夫妇继续优雅地接受各大媒体深度采访,畅谈创作理念、艺术追求、冲击奥斯卡的信心。电视黄金时段滚动播放着宏大震撼的预告片,强调着“史诗巨制”、“视觉奇观”!

报纸整版广告上,《无极》的宣传语气势磅礴:“三年磨一剑,华语电影新标杆”、“中国电影征服世界之作”。

《如果·爱》走精致文艺路线,陈可辛带着金城武、周迅、张学友辗转于高端时尚杂志和电影频道的访谈节目,展示着电影的精美画面和动人歌舞,主打的标签是“唯美爱情”、“视听盛宴”。宣传重点放在了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影院,票价也定位在较高水平。

而《人在囧途》,则如同汪言所规划的那样,悄然铺开了一张接地气的大网。

电视上,出现的不再是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或冰上华尔兹,而是一个个普通人在旅途中发生的、带着尴尬和无奈却又啼笑皆非的小动画场景,旁白是徐峥那自带喜感的声音:“回家的路,总有意外之囧......”

网络上,天涯影视区的首页突然多了一个热帖:“【盖楼贴】都说说春运回家路上你最糗的经历!我先来:那年站了20小时,脚肿得像个馒头!”

帖子不时有人“无意”中提及:“这不就是《人在囧途》里演的吗?太真实了!”“对对对!王宝强那个喝牛奶过安检的也太逗了!”

土豆网上,一个只有几十秒的短视频被疯狂点击转发:王宝强饰演的打工仔在安检口,被要求“行李里不能带液体”,他一脸憨厚地拿出超大桶牛奶,在安检员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干了个精光!

喝完还打了个响亮的饱嗝。视频下方电影《人在囧途》爆笑来袭!点开的人无不捧腹大笑,然后默默记住了这个电影名字。

更直观的是线下的冲击。在北京西站人头攒动的巨大候车厅里,一块巨大的LEd屏上滚动播放着《人在囧途》的卡通宣传短片,内容就是各种春运囧事。

旁边的墙上也贴满了电影的海报:穿着皱巴巴西装的徐峥和扛着编织袋笑得憨憨的王宝强挤在一节车厢里,旁边配着醒目的标语:“回家的路,笑着走完!”。

不少拖着大小行李、脸上带着旅途疲惫的旅客抬头的瞬间,看到这海报,或者看到屏幕上夸张却熟悉的窘境,都忍不住会心一笑,甚至有人掏出手机记下了上映日期:“12月23啊?回去带老婆孩子看看,乐呵乐呵!”

同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大交通枢纽同步上演。广州火车站、上海长途汽车站、成都公交枢纽......《人在囧途》的海报和广告出现在每一个春运人流密集的地方。

三部电影,三条截然不同的宣发路径,目标人群看似重合却又微妙错开。

一部高举高打、气吞山河;一部精致优雅、瞄准格调;一步则俯下身去,牢牢抓住了那些在年末岁尾奔波在回家路上、为生活琐碎烦恼,却也渴望着一点温暖和笑容的最普通的观众的心弦。

2005年11月底的贺岁档战场,硝烟弥漫,一场关于“谁能笑到最后”的票房争夺战,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三国争霸”姿态,徐徐拉开帷幕。

而在大多数人眼中,那投资仅800万、阵容也毫不起眼的《人在囧途》,正像一个扛着“草根”大旗的小卒,鲁莽地冲向了前方金戈铁马的战场中心。

没人知道这个小卒是否会一出场就被碾碎,还是能够在这场不对等的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