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 第187章 原油风暴·落袋为安

第187章 原油风暴·落袋为安(1 / 2)

曼哈顿的心脏在十月的冷冽中搏动。哈德逊河带来的风,带着咸腥的水汽与初冬的锋锐,穿过钢筋水泥的森林缝隙,无声地舔舐着锚点影业总部顶层巨大的落地窗。

窗外,帝国大厦冰冷的钢铁轮廓切割着灰蒙蒙的天际线,是工业时代沉默的巨人。窗内,空间被分割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战场。

左侧占据半壁江山的巨幅屏幕上,《蝙蝠侠:侠影之谜》的粗剪版无声流淌。

哥谭市永远阴沉的雨幕笼罩着湿漉漉的屋顶,蝙蝠侠黑色的剪影在滴水兽间幽灵般掠过,与影武者联盟的忍者爆发出激烈而残酷的近身搏杀。

拳拳到肉的闷响,刀锋破空的尖啸,撞击碎石瓦砾的轰鸣,一切都被静音按钮吞噬,只剩下视觉上令人窒息的张力。

右侧,则是另一个世界的喧嚣。占据另一半屏幕的彭博终端上,冰冷的数字如同失控的瀑布,疯狂倾泻、滚动、跳跃。

密集排列的窗口闪烁着不同资产的信息,但最刺目的,是中央那个不断刷新的绿色数字:I crude oil Futures: $54.87。

每一次微小的跳动,都意味着亿万财富在全球看不见的血管中奔涌、蒸腾、重新分配。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硝烟味,混合着电子设备高速运转散发的微弱臭氧气息,以及一种更隐秘、更浓稠的东西——巨额资本搏杀时特有的、近乎实质化的亢奋与焦虑。

汪言就坐在这两个世界的交界线上。

深灰色的顶级羊绒衫质地柔软熨帖,他身体微微前倾,背脊却挺得笔直。目光在左侧哥谭的雨夜与右侧跳动的数字之间快速而精准地切换。

偶尔,他修长的手指会在光滑的触控板上划过,带起细微的摩擦声,调出某个原油合约的深度盘口数据,或回放蝙蝠侠与忍者大师在雨中对峙的慢动作关键帧。

屏幕上,原油价格的K线图陡峭得近乎垂直,如同哥谭那些令人晕眩的摩天大楼外壁,直插云霄。从记忆深处那个清晰的28美元\/桶起点,一路狂飙突进。

两年前,他抵押《海底总动员》和《加勒比海盗1》全球票房分成所得的现金流,以令人咋舌的魄力从花旗银行撬动3亿美元基础资金,再叠加6倍杠杆,

将这艘18亿美元的庞然巨舰,精准地刺入了当时被普遍视为“低谷”的原油市场。如今,这艘巨舰正满载着令人眩晕的财富,劈波斩浪,驶向55美元\/桶这个他早已锚定的港湾。

指尖在触控板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轻点,一个加密通讯的蓝色窗口悄然弹出。几秒后,线路接通,屏幕一角出现花旗银行私人财富管理部最高负责人理查德·唐纳森略显紧绷的面容。

背景音是交易大厅特有的、被空间和纪律压抑着却依旧汹涌的低吼和电话铃声。

“理查德。”汪言开口,声音透过高保真麦克风传递过去,平稳得如同哈德逊河深流下的水,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波澜起伏,“‘原油风暴’行动,执行最终阶段。所有多头头寸,按预设方案A-7,开始阶梯式平仓。”

电话那头,唐纳森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仿佛汪言的目光能穿透屏幕施加无形的压力。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顶级银行家的专业面具戴得更牢固些,但声音里仍不可避免地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面对即将尘埃落定的惊人财富时的本能反应。

“收到,汪先生!指令已通过最高优先级通道,直达一级交易台!目标:未来72小时内,完成全部头寸清算,目标均价锁定在$53以上!我们动用了所有可用的暗池通道(dark pool)和预设的算法交易策略(V、t结合),确保市场冲击最小化,避免惊动任何潜在的巨鲸!”

他停顿了半秒,喉结滚动了一下,再开口时,语气里充满了近乎虔诚的敬畏:“汪先生,请允许我……再次表达对您精准预判的……无限敬佩。

从28美元低位建仓,一路扛过波动,到现在54美元高位完美离场……这简直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史上教科书级的操作!花旗风控委员会那些当初拍着桌子质疑‘6倍杠杆风险过高’的老古董们,现在恨不得把那份风险评估报告吞回肚子里去!”

汪言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极淡、几乎难以捕捉的弧度。他的目光依旧如鹰隼般锁定在彭博终端上,那根陡峭的、代表着财富积累速度的K线仿佛烙印在他的视网膜上。

“市场永远只奖励真正的胆识与穿透迷雾的远见,理查德。”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掌控风暴核心的绝对平静,“数字再漂亮,也只是浮盈。按计划执行,让利润安全落袋,才是这场战役唯一的终点。”

线路切断,屏幕上的唐纳森影像消失。

汪言靠回宽大的真皮椅背,身体并未完全放松,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洁的实木扶手上轻轻敲击,发出低沉而规律的“笃笃”声。

这声音在只有屏幕光影闪烁的偌大空间里,是唯一的节奏。两年前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抵押合同上墨迹未干的名字,交易指令确认时闪烁的光芒。

如今,这艘由远见和杠杆铸就的巨舰,终于要驶入安全的港湾。记忆里那个灯塔般清晰的日期——10月11日——在意识深处恒定地闪耀着。

这提前两天的鸣金收兵,将把超过200%的账面浮盈,彻底转化为坚不可摧的真金白银,成为他未来版图中最强大的弹药。

就在这金融世界的心跳声即将占据全部思绪时,内部通讯的提示音带着一丝柔和的穿透力响起。

“汪导,抱歉打扰。维塔数码(weta digital)那边发来了《侠影之谜》第47分钟的渲染更新包,”剪辑师萨莉·门克的声音清晰传来,带着技术层面特有的冷静,

“蝙蝠洞首次全貌展示的镜头,序列t-09b(维塔cG渲染洞穴顶部岩石层)与序列p-47a(我们实拍的蝙蝠洞主场景)衔接处,光源匹配和漫反射效果还是有点跳帧,视觉连贯性被破坏了。”

汪言的目光瞬间如精准的探针,从跳动的绿色数字上移开,牢牢锁定了左侧巨屏上暂停的画面。那是哥谭地下深处,蝙蝠侠力量与孤独的源头——巨大的蝙蝠洞。

此刻,cG渲染的冰冷岩石顶棚和下方实拍的嶙峋钟乳石、流动的暗河之间,确实存在一道微妙的、难以言喻却足以让观众出戏的光影断层。

他身体前倾,手指在触控板上快速滑动、点击,将问题区域放大到极致,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个像素。

“萨莉,”他开口,指令清晰得如同手术刀,“序列t-09b,顶部岩石层,找到材质球‘Rock_Strata_03’,将它的全局漫反射强度参数(diffe Iy)下调15%。

在环境光遮蔽通道(Ao pass)里,额外叠加一层0.3%的冷蓝色环境光溢色(Abient osion lor bleed),色号参考实景水面的反光,要那种带着地下河阴冷湿气的幽蓝,不是天空蓝。”

他指尖轻点,将画面焦点切换到下方实景部分:“序列p-47a,实景主光位,编号‘Key_Light_47A_01’,坐标左移5度,模拟从顶部岩石裂缝透下来的自然光衰减效果。

在它衰减的边缘区域,加一层非常微弱的、带点青苔绿的反向补光,强度控制在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程度,但摄影机必须能捕捉到那种潮湿感。同步给维塔和我们的渲染农场,重新计算。我要在五分钟后看到效果对比。”

“明白!参数调整中,同步指令已发送!”萨莉的声音立刻回应,带着高效的执行力。

几分钟后,新渲染的画面片段替换了原来的位置。汪言凝神审视。原本那道生硬的“断层”消失了。cG渲染的岩石顶棚仿佛真的在亿万年的地质运动中自然形成,带着亘古的冰冷与压迫感向下延伸,

其边缘微弱渗出的冷蓝环境光,如同地下深处永不消散的寒气,自然地“晕染”到下方实拍的钟乳石和水面上。而实景部分主光源的微妙偏移和那几乎不可见的青苔绿补光,

则完美地承接了这种来自“上方”的冷意,并将地下洞穴特有的、无处不在的潮湿感烘托得淋漓尽致。整个蝙蝠洞终于浑然一体,呈现出汪言脑海中那既宏伟又压抑、既神秘又带着原始力量感的幽暗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