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沉默。唐纳森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飞速的风险收益计算,并权衡着如何说服内部那些保守的风险委员会成员。
听筒里只能听到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声。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恢复了顶级银行家的专业、果断与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汪先生,您的方案……非常有建设性,极具吸引力!
充分考虑了双方的利益与风险平衡。我需要立刻召集全球信贷委员会、风险管理部以及大宗商品部负责人召开紧急视频会议!请给我24小时。我向您保证,这将是我们部门乃至花旗集团本季度最高优先级的项目!
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给您一个积极的初步答复!”
“可以。”汪言干脆利落地挂断电话,没有多余的废话。
他转身,走向那张占据办公室中心位置的、线条冷硬的钛合金办公桌。巨大的曲面弧形屏幕上,此刻正进行着复杂的分屏显示。左侧屏幕如同金融市场的神经中枢,密密麻麻的实时数据流瀑布般滚动:
《海底总动员》全球各主要市场(北美、欧洲、亚太)的实时票房数字、分区域上座率热力图、主流影评网站(烂番茄、Metacritic)新鲜度指数、社交媒体(早期形态)讨论热度趋势线……一条条昂扬向上、近乎垂直的曲线,如同尼莫在深海中冲刺的轨迹,彰显着无可阻挡的上升势头。
而右侧屏幕,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冰冷、理性、充满数字博弈的硝烟。那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实时走势图。
代表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的绿色K线,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在30美元/桶的关键心理关口附近窄幅震荡,成交量相对清淡,技术指标显示多空力量暂时均衡,如同一片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海面。
汪言的目光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隼,穿透屏幕,牢牢锁定在原油走势图上。他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一份标记着“绝密/仅限亚瑟”的加密宏观分析报告。报告的核心结论如同冰冷的刀锋。
综合研判结论:原油市场供需基本面持续、显着趋紧!地缘政治风险(伊拉克为核心)与季节性需求高峰(美国夏季出行)叠加效应即将引爆!技术面呈大型圆弧底形态,突破在即!目标价位:2004年10月前,WTI原油期货价格突破40美元/桶!上行空间巨大!
汪言的目光在这行鲜红的结论上停留了足足十秒。他的瞳孔深处,仿佛有冰冷的火焰在燃烧。
1.5亿美元贷款! 利用期货市场行业惯例的6倍初始保证金杠杆,意味着他可以撬动高达9亿美元的原油期货头寸! 方向:坚定做多! 目标:40美元/桶! 时间窗口:18个月!
这将是一场比《海底总动员》票房奇迹更疯狂、更凶险(、回报却也更加惊人的金融豪赌!
而《海底总动员》这条刚刚在票房海洋中掀起滔天巨浪的“现金大白鲨”,正是他驾驭着这艘名为“锚点资本”的巨轮,驶向原油期货这片充满惊涛骇浪、遍布金融暗礁的深海,最坚实、动力最澎湃的航空母舰!
小丑鱼带来的现金流,将成为点燃原油风暴的终极燃料!
他拿起桌上那个精致的、镶嵌着深邃蓝宝石船锚标志的加密U盘,插入电脑主机特制的安全接口。屏幕自动弹出花旗银行刚刚发来的、关于1.5亿美元贷款初步条款的加密文件草案。
他快速而精准地浏览着那些繁复的法律和金融条款,指尖在冰冷的机械键盘上敲下回复,每一个字符都带着千钧之力:
“利率条款不可接受,需重议。目标:Libor + 150-180 Bps。抵押品估值模型我方将于12小时内提供补充数据包。交易委托条款原则同意。风控协议需加入我方指定止损触发阈值及动态保证金调整机制。速办。24小时为限。”
回车。发送。
窗外,纽约的夜色深沉如墨,曼哈顿的灯火如同永不熄灭的欲望之河。而汪言的眼中,此刻倒映着的,是加勒比海底瑰丽奇幻的珊瑚礁世界与NYMEX原油期货K线图上那即将腾空而起、焚尽一切空头的熊熊烈焰!
小丑鱼带来的童话盛宴之下,一场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原油风暴,已在深海之下悄然孕育成形。这头由票房奇迹催生的金融巨兽,正张开血盆大口,准备吞噬下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