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号像一尾沉默的游鱼,滑入“方舟”空间站投下的、巨大的几何阴影之中。
舷窗外,是冰冷、死寂的星辰,以及下方那颗被稀薄云层覆盖的蔚蓝色星球。而前方,则是此行最终的目标——一个由冰冷金属、复合装甲和无数信号阵列构成的庞然大物。它静静地悬浮在近地轨道上,如同亘古便已存在的死神宫殿,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严与压迫感。
“相对速度匹配完成。”
“隐形场强度最大化,能量输出稳定在临界值百分之九十五。”
“检测到多重扫描波段,被动规避程序运行中……”
舰桥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只有白瑾通过加密信道传来的、冷静到近乎没有感情的声音,以及林晚晚偶尔发出的简短指令在回荡。
沈怀安站在战术星图前,目光紧盯着那不断刷新、代表着“方舟”外部防御网络的数据流。无数红色的光点如同警戒的蜂群,在空间站外围构筑起一道几乎不可能突破的动态防线。他们的“星槎”号,就像试图闯过雷区的蚂蚁,任何一丝微小的失误,都将导致万劫不复。
“根据沈默数据中的后门坐标,目标对接舱口位于第七扇形区,B-19区段。”林晚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那里被标记为‘废弃’,常规巡逻密度最低,但结构完整性未知,内部环境未知。”
“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沈怀安深吸一口气,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跳动,再次核对着潜入路线的每一个细节。父亲留下的数据是唯一的指引,如同一张在黑暗中摸索而来的、残缺不全的藏宝图。信任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十分钟后,进入最后一次轨道修正。”驾驶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不仅是一次飞行,更像是一次向着龙潭虎穴发起的自杀式冲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星槎”号利用大型外部结构的传感器盲区,进行着极其危险的贴靠机动。巨大的空间站结构在舷窗外急速放大,冰冷的金属焊缝和复杂的管线如同巨兽皮肤的纹路,清晰可见。
“对接程序启动。磁力锁准备。”
“舱口环境扫描……确认真空。结构锁死,需要外部物理开启。”
小型突击艇从“星槎”号腹部悄然释放,载着沈怀安、林晚晚以及一支精锐的行动小队,如同吸附在鲸鱼身上的鮣鱼,悄无声息地滑向那个隐藏在巨大散热鳍片阴影下的、毫不起眼的废弃对接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