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救援直升机的旋翼轰鸣声如同天籁般穿透“恶魔之舌”谷地的风雪喧嚣,最终稳稳地(尽管依旧在狂风中剧烈摇摆)降落在雪洞附近一片相对平坦的冰原上时,雪洞内所有还清醒着的人,眼中都迸发出了劫后余生的光芒。
地勤人员和随机医疗兵迅速跳下直升机,顶着风雪,配合着“雷霆”小队还能行动的成员,用担架将依旧虚弱不堪、但生命体征已被凌玥稳住的科考队员们逐一抬上机舱。陈久安院士在被抬上担架前,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握了一下凌玥带着战术手套的手,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激。其他苏醒过来的科考队员也向她投来混杂着敬畏、庆幸和不可思议的目光。
凌玥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协助医疗兵进行最后的交接。她注意到,随机而来的基地军医在检查科考队员状况时,脸上那难以掩饰的震惊——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重度失温、肺水肿、脑水肿濒死的病人,竟然能被稳定到这种程度,这简直是医学奇迹!
直升机舱内空间狭小拥挤,满载着伤员和救援人员,在风雪中艰难爬升,踏上了返航的旅程。直到看着下方那片吞噬生命的白色世界逐渐变小,最终被云层遮蔽,所有人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强烈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队员们甚至来不及脱下厚重的防寒装备,就东倒西歪地在机舱地板上陷入了沉睡,鼾声与引擎的轰鸣交织在一起。
凌玥却没有立刻休息。她靠坐在舱壁,闭目养神,精神力却悄然内视,观察着灵溪空间的变化。吸收了那些红晶能量后,空间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只是缓缓流淌的灵泉,似乎更加活泼,泉眼处甚至有细微的气泡冒出,蕴含的生机之力更加浓郁。那片移植进来的冰原和雪凌花也稳定存在,散发着纯净的寒意,与空间整体温暖湿润的环境形成奇特的平衡,不仅没有冲突,反而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并丰富了空间的能量构成。她能感觉到,空间的范围似乎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扩张,虽然不明显,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感觉怎么样?”霍霆深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频道传来,低沉而稳定。他虽在基地,但显然一直关注着这边的动态。
“还好。科考队员生命体征平稳,但需要后续精密治疗和长期休养。”凌玥回应道,省略了关于红晶和雪凌花的部分。
“你做得很好,青鸾。”霍霆深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远超预期的好。基地已经准备好了医疗团队和隔离观察区。”
几个小时后,直升机编队(后续又有直升机接应)终于穿越了恶劣天气区域,平稳降落在“利刃”基地的专用停机坪上。早已等候多时的医疗团队立刻上前,有条不紊地将科考队员们接往基地内部条件最好的医疗中心。
赵汉生主任亲自在停机坪迎接。他看着虽然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队伍完整的“雷霆”小队,目光尤其在凌玥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中充满了赞许、庆幸,以及一丝更深沉的考量。
“辛苦了!同志们!”赵汉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们不仅圆满完成了救援任务,挽救了九位国宝级科学家的生命,更创造了高海拔极端环境救援的奇迹!我代表基地,代表国家,感谢你们!”
没有过多的寒暄,小队成员也需要立刻进行身体检查、消毒和必要的休整。凌玥在医疗中心接受了基础检查,确认她除了体力消耗较大外,身体状况良好,甚至比一些高原反应后遗症明显的队员状态更好,这再次让基地的医生感到惊讶。
在单独的汇报室内,凌玥向赵汉生和霍霆深(通过视频连线)做了更为详细的任务汇报。她重点描述了科考队的危急状况和自己的急救过程,隐去了灵泉和空间的核心作用,而是将其归功于“家传的古医术和特制药剂”。对于红晶矿脉和雪凌花,她选择了暂时隐瞒,只提及在寻找通讯点途中,发现科考队样本箱中的特殊矿石似乎蕴含着奇特的能量,并暗示这可能是科考队遭遇不测(比如设备受干扰、或吸引了某些存在的注意)的潜在原因之一。
“能量矿物?”赵汉生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桌面,“陈院士他们的初步勘探数据正在修复和解读中。如果真如你所说,这种矿物蕴含特殊能量,那其战略价值将无可估量。‘骷髅鸟’之前的活动,以及这次科考队的意外,或许都能串联起来。”
霍霆深在屏幕那头沉吟道:“看来,喀斯特拉无人区,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了。不仅是救援,更是保护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