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王牌侦探事务所:灵异档案簿 > 第20章 穷人式精明与富人式思维

第20章 穷人式精明与富人式思维(2 / 2)

“张,一切都好吗?”奥丽维娅关切地询问,优雅地切下一小块带着完美焦香边缘的昂贵牛排,送入唇边。

“好得很。”落座,张夏拿起刀叉,对着盘中那块同样价值不菲的菲力牛排,露出了一个释然的微笑,“就是突然觉得,这顿饭……特别‘值’得记在账上。”

他狠狠切了下去,动作带着一丝泄愤般的力道,仿佛切割的不是牛肉,而是自己那正在滴血的钱包。

浪漫的晚宴已近尾声,杯底仅剩一抹深宝石红的残酒,在烛光下幽幽反光。

张夏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英勇就义的悲壮感,抬手示意结账。他身上的现金早已所剩无几——从顾清那里预支的一万经费,如今已瘦身过半。他默默从内袋掏出一张额度仅三万人民币的信用卡(折合约4200美元),指尖冰凉,已经做好了被账单狠狠“放血”的心理建设。

厚着脸皮再去找顾清预支?想都别想!太丢份儿了!

穿着笔挺制服的服务生托着精致的黑色真皮账单夹,如同托着一份判决书,无声地滑到张夏面前。声音温和道:“先生,这是您的账单。”

张夏带着赴死的心情扫向总金额……

$495.00

他瞬间僵住,以为自己眼花了,或者小数点被粗心的印刷工吞掉了。他用力眨了眨眼,视线聚焦,再聚焦。

$495.00

清晰无误。

巨大的错愕感瞬间冲垮了悲壮——这跟他预估的四位数起步的数字,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赶紧低头扫向账单明细:

他的部分:

菲力牛排-$150.00

折扣:-$30.00

烤芦笋-$35.00

小计:$155.00

奥丽维娅的部分:

干式熟成肋眼牛排-$250.00

折扣:-$50.00

香煎鹅肝配无花果酱-$85.00

松露土豆泥-$55.00

小计:$340.00

总计:$495.00

“等等,”巨大的疑惑压过了庆幸,张夏抬头看向侍者,“这金额……是不是弄错了?还有这瓶酒,和那位小提琴演奏的费用呢?”他指了指旁边刚结束演奏、正微微欠身致意的乐师。

侍者脸上保持着无可挑剔的专业微笑,微微侧身,目光礼貌地投向对面的奥丽维娅:“先生,账单完全正确。”他耐心解释,“奥丽维娅女士在您刚才接电话时,已经先行支付了酒水和娱乐的费用。”他顿了顿,补充道,“并且,由于奥丽维娅女士点选的那瓶2010年波尔多四级庄价值超过1500美元,按照本店规则,同桌所有主菜自动享受八折优惠。”

张夏的目光倏地转向奥丽维娅,带着震惊和探寻。

奥丽维娅正放下手中的餐巾,动作优雅得不带一丝烟火气。她迎上张夏的目光,摊了摊手,语气轻描淡写如同谈论天气:“哦,张……别在意那些。红酒和音乐,本就是我为了感谢你今天的帮助才点的。”她拿起自己手边那个同样精致小巧的账单夹,随意地让它摊开在桌上。

张夏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在那份账单上:

红酒:$1800.00

乐师:$150.00

总计:$1950.00

(下方一行小字注释:消费特级红酒金额≥$1500,同桌所有主菜享有8折优惠。)

奥丽维娅轻轻晃动着杯底那点深红的残酒,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这家店的规则很有趣,说我点的红酒刚好够得上给主菜打折的门槛。”她放下酒杯,补了一句,语气真诚得像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物有所值,不是吗?”

物有所值?

这四个字像重锤砸在张夏心上。她点这瓶价值一辆摩托车的酒,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最好,更是精准地、不动声色地踩中了那个$1500的折扣门槛!

她甚至提前拆分了支付——自己承担了那远超餐费本身的大头,只留给他一个经过富人规则打折后,显得无比“亲民”的餐费账单。

一个更让他脸上发烫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她刚才看到我出去打电话……不会以为我是去狼狈地借钱付账了吧?!所以才……靠,这下更丢人了!

这哪里是简单的举手之劳?

这分明是教科书级别的富人思维!

一种建立在雄厚资本,和对游戏规则透彻理解基础上的、优雅而高效的消费逻辑。

她用更高的投入,精准地撬动了规则杠杆,表面上她花了更多,但整体体验却达到了最优解,并且巧妙地维护了社交体面——让客人免于尴尬,甚至感觉自己占了便宜似的。

这与他之前点菜时那种小心翼翼选择中等价位牛排、精打细算配菜、试图省下几十美元的穷人式精明,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张夏胸腔里翻涌,脸上感觉有点发烫。他之前心里那点因为请客而产生的微妙优越感,此刻荡然无存。

“原来……是这样。”张夏的声音有些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然。他默默将那张额度寒酸的三万人民币信用卡递给侍者,动作略显僵硬。

一种无形的、由巨大阶层差异构筑的鸿沟感,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他自以为是的请客,在对方游刃有余的规则运用和社交智慧面前,显得如此笨拙和局促。

侍者处理完签单,恭敬地递回卡和收据。张夏收起它们,转身走回座位。奥丽维娅正姿态完美地端坐着,对他露出一个无可挑剔的微笑。

这顿饭,吃的哪里是牛排?

分明是一堂关于财富逻辑、规则运用和社交距离的现场教学。每一口,都带着阶层差异的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