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本心即可 > 第17章 “知我”计划

第17章 “知我”计划(1 / 2)

第17章:“知我”计划

档案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窗外远处城市永不熄灭的霓虹灯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布满灰尘的空气中切割出几道微弱的光带。萧悦知背靠冰冷的铁质档案柜,滑坐在地上,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紧紧攥着那份刚从加密保险柜里取出的档案袋。

牛皮纸袋质地厚重,触手有一种异常的冰凉,上面没有任何标签,只有角落处用黑色记号笔写着的两个遒劲而令人心悸的字——“知我”。

这两个字像两把生锈的钥匙,猛地插进了她记忆深处那把早已锈蚀的锁,搅动着沉淀多年的淤泥,泛起带着腥味的泡沫。匿名电话、仪式现场、神秘符号、叶枫临讳莫如深的眼神……所有支离破碎的线索,似乎都在这两个字的牵引下,疯狂地涌向这个看似普通的档案袋。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那颗狂跳不止的心脏,以及那股混合着恐惧、愤怒和某种诡异兴奋的颤栗。解开缠绕的棉线,封口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化学药剂气味,像是福尔马林,又掺杂着某种旧纸张特有的霉味。

里面是厚厚一叠文件。最上面的几页是项目概述,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打印的字体是那种老式点阵打印机留下的痕迹,带着一种时代的疏离感。

“项目名称:知我 (Know thyself)”

“立项时间:1998年4月”

“核心目标:探索人类潜意识边疆,优化认知结构,激发并引导潜在心智能力,实现个体意识层面的‘进化’。”

“理论基础:融合深层心理学、神经语言学、暗示与催眠技术、极限环境应激反应研究……”

一行行冰冷、客观、充满学术术语的文字,却像一把把烧红的烙铁,烫在萧悦知的视网膜上。“优化”、“激发”、“引导”、“进化”……这些词汇在眼前扭曲、变形,组合成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这哪里是什么心理咨询?这分明是一场以人为实验品的疯狂冒险!

她快速翻动,跳过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模型和数据图表,手指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项目参与人员名单映入眼帘。大部分是陌生的名字,头衔多是心理学博士、神经科学研究员。她的目光急切地扫过,像筛子一样过滤着每一个字符。

然后,她的手指猛地顿住。

在一个“早期受试者观察员”兼“特殊案例辅助引导员”的条目后面,清晰地印着一个名字——叶枫临。

果然是他!

尽管早有猜测,但当这个名字如此确凿地出现在这份绝密档案中时,萧悦知还是感到一阵眩晕。他不是偶然出现的线人,不是兴趣使然的旁观者,他从一开始就与这个核心秘密紧密相连!他在这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观察员”?“引导员”?这暧昧的称呼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过去?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窒息感扑面而来。她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目光在参与者和早期受试者的名单上疯狂搜寻。既然叶枫临在这里,那么……她自己呢?那个困扰了她二十年的模糊童年,那片被火光和哭声掩盖的记忆荒原,是否也记录在此?

名单上大多是代号,“受试者Alpha-03”、“受试者beta-11”……她耐着性子一页页翻过去,直到一份附有照片的早期受试者评估报告出现在眼前。

照片是黑白的,有些褪色,但依然清晰。背景是一个看起来像教室或者活动室的地方,布置着一些如今看来颇为古怪的认知测试器具。七八个孩子站成一排,脸上带着懵懂或拘谨的表情。站在最中间的那个小女孩,穿着一条干净的连衣裙,梳着乖巧的羊角辫,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灿烂却略显僵硬的微笑。

那是她自己。童年的萧悦知。

血液仿佛瞬间冲上了头顶,又在下一秒退得干干净净,留下彻骨的冰寒。她真的在这里!这个“心象”中心的前身,那个在她梦境碎片中反复出现的、有着白色墙壁和漫长走廊的地方,就是这家研究所!

她的指尖抚过照片上那个小小的自己,试图从那双明亮的眼睛里读出被时光掩埋的秘密。为什么她对此毫无印象?只有那些支离破碎的、充满不安感的片段?所谓的“记忆优化”,难道就是将她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经历彻底抹去,或者……扭曲?

目光不受控制地在照片上其他孩子的脸上逡巡。他们是谁?他们后来怎么样了?那个钢琴家?那个设计师?还是……那个死去的咨询师?他们是否也曾是这里的“作品”?

突然,她的视线凝固在照片的角落。

那里站着一个男孩,比其他孩子看起来稍微年长一点,身形瘦削,穿着不合身的白色实验服。他没有看镜头,微微侧着头,目光低垂,落在身前的地面上,神情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或者说……疏离。那清晰的眉眼,那紧抿的薄唇,那尚未完全长开却已初具轮廓的侧脸……

是叶枫临!

虽然稚嫩,但那独一无二的神韵,绝不会错!

他和她,在那么多年前,在这个如同迷宫般的研究所里,就已经相遇了!他不是陌生人,他是她遗失的过去的一部分!

这个认知像一道惊雷,在她混乱的脑海中炸开。叶枫临看她的眼神,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间,他对案件的了解,他对她过去的熟悉……一切都有了解释!他接近她,根本不是什么偶然,而是带着明确目的的回归!

为什么?他为什么现在出现?是为了弥补过去的什么?还是为了继续那个未完成的“计划”?

愤怒和一种被彻底欺骗的屈辱感涌上心头。她像个傻瓜一样,一边怀疑他,一边又不得不依赖他提供的线索,在迷雾中跌跌撞撞。而他,始终像个高高在上的导演,冷眼看着她这个蒙在鼓里的演员,按照他设定的剧本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