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本心即可 > 第6章 合作与试探

第6章 合作与试探(2 / 2)

“什么建议?”

“不要完全信任你眼睛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完全依赖你耳朵听到的一切。”叶枫临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却带着重量,“尤其是在这个案子里。某些……干扰,可能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他在暗示什么?警队内部?萧悦知的心猛地一沉。她想起调查进展屡屡受阻的感觉,想起某些上级对此案态度微妙的转变。难道……

“说清楚点。”她命令道。

“时候未到,萧警官。”叶枫临转过身,阳光在他身后勾勒出一圈光晕,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加虚幻,“有些怀疑,需要你自己去证实,才会真正相信。我现在说出来,你只会认为我在挑拨离间。”

又是这种故弄玄虚!萧悦知感到一阵烦躁。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叶枫临的话,像一颗种子,已经埋进了她意识的土壤里。

“关于下一个目标,你有线索吗?”她换了个问题。

“符号的序列有其逻辑。”叶枫临走回桌边,拿起萧悦知放在桌上的笔,在一张空白的打印纸背面快速画下了两个已经出现的符号,它们的结构复杂,带着一种古老而扭曲的美感,“第一个,代表‘起源’或者‘茧’;第二个,代表‘共鸣’或‘弦’。按照这个趋势,第三个,很可能与‘流动’或‘镜’有关。留意与水相关,或者能产生镜像反射的地方和人。”

水?镜像?这范围依旧宽泛得让人无从下手。但比起之前毫无头绪,总算有了一个模糊的方向。

“我会让技术科和巡逻的同事留意。”萧悦知记下了关键词。

“另外,”叶枫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两名受害者,除了都算是各自领域的‘艺术家’之外,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其他可能被忽略的共同点?比如,消费习惯,常去的场所,或者……健康方面?”

健康?萧悦知一愣。法医的尸检报告显示两名受害者身体基本健康,没有重大疾病史。她快速在脑中过滤着调查记录。

“钢琴家的尸检报告里,提到他长期服用一种进口的助眠药物,剂量不低。设计师的助理也提过,她最近因为工作压力,在接受心理咨询……”萧悦知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一个模糊的念头闪过。

心理咨询……压力管理……这在高强度创作的职业中并不罕见。但叶枫临特意点出“健康”,难道……

“心理咨询?”叶枫临重复了一遍,眼神微动,“有意思。或许,这可以作为一个交叉验证的点。查查他们是否去过同一家机构,或者,接触过同一个……‘医生’。”

他的用词带着一种刻意的引导。萧悦知感觉自己仿佛在和他下一盘盲棋,他偶尔会指点一下落子的可能方位,却从不透露自己的棋路。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萧悦知就已知的线索,对叶枫临进行了近乎审讯式的盘问。从他对符号的具体理解,到他对凶手心理侧写的看法,再到他个人的背景经历。叶枫临的回答始终在虚实之间游走。关于案件,他能提供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视角,比如指出第一个案发现场,死者手中徽章的握持角度异常,可能暗示凶手是在死者濒死或刚死亡时放入,带有某种“授予”或“认定”的意味;关于第二个现场钢琴的摆放和乐谱的翻页状态,可能隐喻着“未完成的乐章”。这些细节,连资深的现场勘查员都未曾注意。

然而,一旦问题触及他自身,比如他的职业、住所、过往经历,他的回答就变得含糊其辞,或者用一些“四处游历”、“兴趣广泛”之类的空泛词汇搪塞过去。他甚至能巧妙地反问萧悦知几个关于警队办案流程和内部协作的问题,看似好奇,实则带着打探的意味。

这场对话,成了一场智力与心理的双重博弈。萧悦知竭力想要看透他面具下的真实,而叶枫临则从容地在真相的边缘游走,既展示价值,又严守底线。萧悦知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极其聪明,思维缜密,反应迅速,对刑侦、心理学、甚至符号学都有相当的了解。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线人,甚至可能不是普通的对手或盟友。

谈话接近尾声,萧悦知的记录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要点,但关于叶枫临本人,依旧是一片空白。

“今天就到这里吧。”萧悦知合上本子,感到一阵精神上的疲惫,“保持通讯畅通,有新的信息,立刻联系我。”

“当然,萧警官。”叶枫临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衣褶,笑容依旧,“合作愉快。”

他走向门口,手握住门把时,又停了下来,回头看了萧悦知一眼,那眼神似乎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深沉:“萧警官,有时候,最深的迷雾,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我们自身。在追寻凶手的同时,或许……也该问问自己,为什么是你被卷入了这场漩涡?你的直觉,为什么总能抓住一些被忽略的细节?这仅仅是职业训练的结果吗?”

他的话,像一根冰冷的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了萧悦知内心最隐秘的角落。那个困扰她多年的童年记忆黑洞,那种对真相近乎偏执的渴望……她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你什么意思?”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没什么,只是一点个人的……感慨。”叶枫临笑了笑,拉开门,“再见,萧警官。小心脚下,也小心……身后。”

门轻轻合上,隔绝了他的身影。会谈室里只剩下萧悦知一个人,以及空气中残留的、若有若无的,属于叶枫临的、带着冷冽气息的古龙水味道。阳光似乎也失去了温度,房间里的空气变得有些凝滞。

萧悦知坐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叶枫临最后那段话,在她脑中反复回响。为什么是她?是因为那个匿名电话?还是因为凶手刻意留下的、指向她的照片?或者,真的有更深层的原因,与她那段遗失的童年记忆有关?

她想起昨天在档案库查找符号一无所获时,那种莫名的焦躁和熟悉感;想起看到第一名死者手中徽章时,心头掠过的、一丝难以捕捉的悸动。这些,难道真的只是巧合?

叶枫临的出现,不仅没有驱散迷雾,反而让这团迷雾变得更加浓重,并且开始向内弥漫,侵蚀她对自己的确信。他像一面镜子,立在迷雾中,映照出的,却是她自己模糊而扭曲的影子。

合作与试探,才刚刚开始。萧悦知深吸一口气,拿起记录本,起身离开会谈室。她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钢丝,一端是破案的迫切需求,另一端是对叶枫临难以抑制的怀疑与探究,而脚下,是深不见底的、由过往和秘密构成的深渊。

她必须更加小心,不仅是对凶手,对可能存在的内鬼,也是对这位神秘的“盟友”叶枫临。同时,她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审视那段被尘封的记忆。或许,答案真的如叶枫临所说,藏在她自己都未曾看清的“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