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本心即可 > 第16章 止戈·交锋

第16章 止戈·交锋(2 / 2)

说罢,她调转马头,冷喝一声:“我们走!”

三百名女子如潮水般退去,月白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风雪弥漫的荒原尽头,只留下那半朵玉兰花旗的残影,在风中若隐若现。

年永临望着她们离去的方向,紧绷的脊背才微微放松,左肩的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叶安明上前一步:“将军,这花无泪性情刚烈,止花宫武功又诡异莫测,真要等三日吗?”

“不等也得等。”年永临勒转马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去把赵奎叫来,立刻。”

回到军帐时,炭火已快燃尽,帐内温度骤降。年永临解下披风扔在椅上,刚要坐下,却瞥见案上放着一封墨迹未干的信。那是今早收到的,来自艾言知。

他拿起信,指尖拂过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头的戾气渐渐散去。信里没有太多缠绵悱恻的话语,只是说京都的局势暂时平稳,白槿言和茹梦都安好,让他在前线保重自己,勿要挂念。最后,她写了一句:“北境风大,记得添衣。”

年永临将信纸按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的暖意。他闭上眼,花无泪冰冷的眼神、赵奎可能犯下的过错、边关的烽火、京都的暗流……无数纷乱的念头在脑海中盘旋,最终都化作对那个远在京都的女子的牵挂。

“言知……”他低声念着她的名字,声音在空旷的军帐里回荡,“等我。”

三日后,无论面对的是止花宫的雷霆之怒,还是更凶险的战局,他都必须撑下去。不为别的,只为能活着回去,再看一眼那个懂他心忧的女子。

帐外的风雪依旧,而一场新的风暴,已在悄然酝酿。

叶安明很快将赵奎带到帐前。赵奎一身戎装,甲胄上还沾着未拭去的血污,见了年永临,却不自觉地垂下头,双手在身侧攥紧,指节泛白。

“赵奎,三个月前狼山清剿细作,是不是你带队?”年永临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目光如炬,直直落在他脸上。

赵奎喉头滚动,嗫嚅着:“是……是末将。”

“当日可有射杀三名女子?”

帐内死寂一片,只有炭火偶尔爆出的轻响。赵奎的头垂得更低,声音细若蚊蚋:“有……但她们形迹可疑,在暗处窥探军营,末将以为是敌国细作,才下令放箭……”

“形迹可疑?”年永临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茶杯被震得跳起,“她们是女子,身着异服,腰间有标识,你为何不先盘问?为何不等确认身份就痛下杀手?!”

赵奎“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将军息怒!当时战事吃紧,末将一时心急……而且她们见被发现,转身就跑,末将才……”

“一时心急?”年永临站起身,镇北剑的剑柄在掌心硌出红痕,“就因为你的‘一时心急’,三条人命没了!如今止花宫找上门来,若处理不好,她们与我军开战,北境防线必定崩溃,到时候死的就不是三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的将士和百姓!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赵奎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在帐内回荡。

叶安明在一旁低声道:“将军,赵奎虽有错,但他随您征战多年,立过不少战功……”

年永临抬手打断他,目光落在赵奎背上,那里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疤,是去年为掩护他撤退时被敌军砍的。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只剩冰冷的决断:“军法如山,功过不能相抵。赵奎,你可知罪?”

赵奎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却用力点头:“末将知罪!愿以死谢罪,只求将军不要牵连属下的家人……”

年永临沉默片刻,缓缓道:“念你往日战功,自缢吧。你的家人,我会派人妥善安置。”

赵奎重重磕了个头,没有再求饶,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帐外,背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萧索。

帐内再次陷入沉寂。叶安明看着年永临紧绷的侧脸,低声道:“将军,这样处理,止花宫那边……”

“她们要的是公道,不是滥杀。”年永临走到案前,重新拿起艾言知的信,指尖一遍遍抚过“添衣”二字,“把赵奎的尸首备好,明日,我亲自送去给花无泪。”

风雪拍打着帐帘,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年永临望着窗外漫天飞雪,仿佛看到了艾言知在京都别院灯下写信的模样。他握紧信纸,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前路多险,他都要守住这片山河,守住那个等他回去的人。

而远处的荒原上,月白色的身影静静伫立,花无泪望着军营的方向,眸中寒芒闪烁,谁也不知道她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一场关乎生死的交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