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本心即可 > 第60章 长夜破晓,余韵千秋

第60章 长夜破晓,余韵千秋(2 / 2)

“嗯,赵清莲,你听,人间醒了。”

风穿过殿门,卷走最后一丝烛烟。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一下,又一下,敲碎了残存的夜色。东方天际,第一缕晨光正刺破云层,染亮了层层叠叠的山峦,像极了当年游振枫剑下撕裂的黑暗,又像赵清莲琴音里升起的黎明。

江湖依旧在。

学堂里的孩童还在听《英烈传》,新铸的刀剑仍在淬炼,归墟的余痕被光网牢牢锁住,而那株并蒂的轮回草,正在青石板的缝隙里,迎着朝阳,悄悄结出了新的果。

剑与琴的传说,才刚刚开始。

晨光漫过英魂殿的琉璃顶时,守殿的老仆发现,残剑与断琴的影子在地面交缠处,竟凝出一层薄薄的霜花。霜花里隐约浮着字迹,像是用剑穗蘸着琴音写就:“心魂无界,守护永恒。”

他揉了揉眼睛,再看时霜花已化作水汽,只在青砖上留下两道浅浅的印痕,一道如剑痕,一道似琴弦。这情形已不是第一次,每逢九星隐现的夜晚,殿内总会有异动——有时是残剑自发震颤,发出龙吟般的低鸣;有时是断琴的共鸣声穿透窗纸,让殿外的忘川草齐齐弯腰,仿佛在聆听一曲无声的安魂歌。

镇外的枫林已长成一片赤色海洋。当年被白凤锦焚寂刀气灼烧的焦土,如今滋养出的枫叶格外奇特,叶面一半赤红如焰,一半青碧如霜。有路过的琴师曾试着以叶为笛,吹出的调子竟与传闻中赵清莲的《镇魂歌》隐隐相合;更有剑客在此练剑,总能在风起时悟得几分九幽剑意的清冷,又在日落时触到一丝焰圣天刀的炽烈。

这日午后,枫林深处来了位背着木剑的少年。他衣衫洗得发白,却掩不住眼里的光——那是三年前在英魂殿外,被残剑微光扫过眉心后,便立志要“学游剑神守人间”的孩子。此刻他正对着一片双色枫叶凝神,指尖模仿着记忆中画像里游振枫握剑的姿势,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轻笑。

“剑心要沉,如渊底寒铁,而非风中残烛。”

少年惊得转身,只见一位青衣女子立于枫树下,手里抱着一张旧琴,琴弦虽断了三根,琴尾的冰纹却与英魂殿里的断琴如出一辙。女子指尖划过断弦,琴身发出一声清越的鸣响,震得满地枫叶齐齐翻滚,在地面铺出一条剑穗与琴弦交织的路。

“您是……”少年结结巴巴,隐约觉得这身影与画像里的赵清莲重叠。

女子却不答话,只是抬手轻拂,一片双色枫叶飘到少年掌心。枫叶背面浮现出几行小字,是赵清莲的笔迹:“悲非绝望,鸣为守护。若心有归处,孤寂亦是力量。”

话音未落,女子身影已融入枫林深处,只留下一缕琴音在风中回荡。少年握紧枫叶,忽然明白为何游振枫的剑能劈开黑暗——那不是因为剑够利,而是因为他身后,始终有值得守护的光。

此时的葬魂渊,垂钓的老渔夫收起空钩,望着水面倒影里交缠的剑影与琴影,忽然笑了。二十年前,他在这里用船桨砸碎过魔宫水鬼的头颅,也亲眼看见那道墨色剑光与素白身影坠入归墟时,天地间亮起的那片足以焚尽黑暗的光。如今渊底再无魔气,只有每年霜降时,会从深处浮起两朵并蒂莲,一朵黑如墨陨,一朵白似清莲。

七星阁的星图上,归墟方位的星辰越发明亮。鬼谷卜算子取出尘封的玉盒,里面是当年游振枫付出的那道九幽本源剑气凝结的冰晶,以及赵清莲那滴开启天机的血脉精血。此刻两者正缓缓相融,化作一枚半黑半白的玉佩,玉佩中央,剑与琴的纹路正一圈圈向外扩散,仿佛在编织一个无形的结界。

“原来所谓永恒,从不是形影不离,而是魂魄相托,生死相护。”他将玉佩悬于星图中央,转身时,看见阁外的星空里,两颗从未有过的星辰正缓缓升起,一颗剑形,一颗琴形,彼此环绕,照亮了整片夜幕。

英魂殿的烛火燃到天明时,老仆发现残剑与断琴的缝隙里,各生出一株小小的嫩芽,一株带着剑穗的弧度,一株缠着琴弦的纹路,正隔着琉璃柜,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生长。殿外传来孩童的读书声,还是那篇《江湖英烈传》,只是这一次,孩子们齐声念道:

“剑神无眼,却见苍生;女帝悲鸣,只为人间。归墟虽险,难阻心魂;长夜破晓,余韵千秋。”

晨光穿窗而入,恰好落在两株嫩芽上。远处的枫林里,少年正挥剑劈开晨雾,剑风卷起的双色枫叶,在朝阳下舞成一片流光,像极了二十年前,那道撕裂黑暗的剑光,与那段唤醒黎明的琴音。

江湖路远,传说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