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寿再次出现在落星崖顶。他目光扫过石星,微微颔首:“阵法已成,尚算稳固。看来你于此道,略有天赋。”
石星连忙将自己刻画符文、布置阵法、以及修炼时的感受详细禀报。
李长寿静静听着,末了,提点道:“符文者,道之显化,非是死物。你刻画时,需心存星轨流转之意,而非单纯模仿其形。阵法亦然,七石方位,需与周天星斗呼应,随四季轮转、时辰变化,亦有细微调整,方能引动更多星力,契合天道。”
说着,他随手摄来一块普通石头,指尖星辉流转,在其上刻画起来。动作行云流水,不见丝毫烟火气,那符文线条却仿佛活了过来,蕴含着一种动态的、生生不息的意境。
“你看,此符之‘转’处,当如斗柄指东,春意盎然;此‘折’处,需似星辉乍现,灵动非凡。”李长寿一边刻画,一边讲解其中蕴含的星辰运转至理。
石星看得如痴如醉,只觉得道长寥寥数笔,竟将浩瀚星空的一角奥秘,浓缩于这方寸符文之中!与他那呆板僵硬的刻画,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这才明白,自己之前只是摸到了皮毛,距离真正的“布阵”,还差得远。
“多谢道长指点!”石星心悦诚服,再次深深拜下。他知道,道长这是在为他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李长寿受了他这一礼,淡然道:“阵法、符文、丹药、炼器,乃至神通法术,皆是小道,是护道之器,是求索之舟。然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源,皆在于你对星辰大道,对这宇宙规则的理解与感悟。切莫舍本逐末。”
“弟子明白!”石星郑重应道。他将道长今日所示范的符文意境,牢牢刻在心底。
接下来的日子,石星的修行生活更加充实。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成功布置出小聚星阵,而是开始反复练习符文的刻画,努力体悟其中蕴含的星辰道韵。他观察日出月落,星移斗转,尝试理解不同时辰、不同季节,周天星辰方位与力量的细微变化,并据此调整自己布阵时七块青石的细微角度与自身在阵中的方位。
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进展缓慢。但他乐在其中,每一次微小的领悟,每一次阵法效果的细微提升,都让他欣喜不已。
他的修为,在这种对“道”的深入体悟与实践中,稳步提升着。体内星力愈发凝练,对《引星诀》第一层的瓶颈,感觉也越来越薄。
这一夜,他再次于小聚星阵中修行。明月当空,星河璀璨。当他运转功法时,福至心灵,并未刻意引导星力,而是将心神彻底放开,尝试与这阵法,与这周天星辰融为一体。
刹那间,他仿佛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坐在崖顶的渺小个体,而是化作了阵法的一部分,化作了那流转星轨中的一环!七块青石如同他延伸出去的触角,贪婪地汲取着星辉,而他的意识,则顺着那无形的星力脉络,向上蔓延,仿佛要触摸到那冰冷的月华,触摸到那遥远的、恒定的星辰……
一种前所未有的浩瀚与宁静,充斥了他的心神。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从这种玄妙的状态中脱离时,愕然发现,体内那困扰他许久的《引星诀》第一层瓶颈,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贯通!
一股比之前精纯、凝练数倍的星辰之力,如同破开堤坝的溪流,欢快地在拓宽了的经脉中奔涌流淌!
他,突破了!
石星睁开双眼,眸中星辉湛然,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望着头顶无垠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对道长无尽的感激,与对这条星辰大道更为坚定的向往。
微光虽微,已循星轨,渐悟玄机。前路虽遥,其心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