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暗尘明月楼 > 第171章 稻田里的“枪”声

第171章 稻田里的“枪”声(1 / 2)

先皇秦太极是个极为霸道强势的人物。

他在位时,朝臣几乎没什么权柄。

他的突然暴毙,太意外,看上去还能干二十年,不论朝臣、太子和众多儿子,全无半点思想准备。

这件事始作俑者是皇后崔银以及她背后的崔家。

因果循环,苍天饶过谁。当初秦太极就是依靠崔家上位的,因为太强势,眼看要脱离崔家控制,结果遭了崔太后的暗算。幸亏夜王,最后时刻救了他。但大势已去。

先皇秦太极没死。

夜王也没死。

他们均非常人。

大隋王朝对他们没有秘密,尤其夜王,他是大隋王朝的护道者,是大隋王朝最黑暗的那把剑。

那一天,他们三个人从隐世家族李家折翼认输、蜀中唐门灭门、开始复盘天下,分析为何大隋局势到了如此地步。

因为大隋元贞皇帝第一次“平叛”出动三大宗族天王以及四十万戍边镇军,就连先皇和夜王都认为元贞皇帝不知兵,纯属小题大做。

结果,让三人大跌眼镜,三大宗族天王和四十万戍边镇军莫名其妙,连敌人毛都没摸着,就被团灭了。

这个后果太严重了,可以说直接伤了大隋元气。

事出寻常必有妖邪作祟。

夜王这才顺着“翮翥学堂”这个导火索,派出大量密探,却查到了两个庞大的老百姓自发组织:农村的农会和城里的工会,两大组织的幕后黑手都是商会。

夜王在接着查下去,发现商会发展已经无所不在,再往上调查,想摸清商会高层具体情况,派出去调查的密探,无一生还。

派多少密探出去,身手多高,都没用。

此路不通,夜王便换频道。

夜王做事和任何人都不一样,他是大隋王朝的护道者,只要是威胁到大秦王朝的存在,所有的被怀疑对象,不需要证据,他就可以清除。

这样,尘清眠和蓝烟,就成了最明显的两个目标。

可清除尘清眠的话,有一大隐患,因为尘清眠是开国公尹伊的女婿。

这年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官官相护,有翁婿这层关系,哪怕尹尘两家从不来往,动任何一家,也必须顾虑他们这层关系。

吏部尚书楚江秋放开国公尹伊出天牢,就是夜王授意的。

开国公尹伊累世公卿,隔代为相,门生故吏甚多,党羽遍及朝野,在大隋朝中影响力超巨,留着比除掉要有用。

现在试探出了开国公尹伊的态度和忠心,夜王自是在无所顾忌。决定对尘清眠和蓝烟下手。

夜王的密探组织,无所不在,小王爷接管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在西域,被商会发现的密探,只是小王爷掌控的那一部分,还有极为隐秘的那一批人,一直在等待夜王唤醒。

这些人,无孔不入,渗透得很彻底,除了夜王,谁也不知道是谁,在那里。

夜王出手,必是雷霆手段,从来不会只出一张牌。与此同时,他还出重金请了暗尘明月楼的杀手。

西域的秋天,红红火火,因为西域人口增加,耕地拓荒面积增加,天遂人愿,老百姓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满了粮食和蔬菜。

反客为主,没人意识到,西域已经超越中原,成了大隋事实上的最大粮食生产基地。

四大新城之一的中卫城里,盛佳仓已经蓄满了粮食,因为今年还是免税赋期间,但是农户在手有余粮的情况下,自发卖给西域总督府。

尘清眠与六个老头,还亲自参与收割西域从古至今第一次种植的水稻。

过去西域没有水源,种水稻老百姓想都不敢想。

南方的大米被运到北方,也仅仅能满足像西都和东都这种大城市,那都是大隋贵族和有钱人才能有资格享受到,西域的人只听说过那是一种香喷喷的像珍珠一样的食物。

如今,西域有水了,种植了水稻,大米如珍珠般的落进了老百姓的口中。

尘清眠剥了几粒稻谷,晶莹如玉,喂入口中,乳汁般的味道,真的是大地母亲对老百姓勤劳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