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哥你说的什么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懂。”
开国公尹伊挤在一辆八人马车里,路途遥远,从西都要走十日才能到距离嘉峪关最近的西域原州城。
车厢八个人里,有七个都是普通老百姓,没读过书,也不了解历史。
更不理解每个读书人的梦想是什么。
“你不需要听得懂,你只要看得懂就行了。”
“那还用说,我大哥的小儿子可是‘翮翥学堂’三好学生,他年纪虽小却已经被学堂教授组织去过西域了,回来羡慕的不得了,说那边的人一个人能种几百亩田,收成全都是自己的。结果被我大哥狠狠打了一顿,说这个瓜娃子大白天说梦话。
结果一个月前,我大哥亲自去了一趟,回来就把全家全都搬西域去了。这个败家子,家都不要了。穷家值万贯,不要钱,白白丢给我就走了,说到了那边,有比这些破烂好百倍的。”
开国公尹伊不知道说什么好,他心里在为女婿尘清眠算一本账。
西域真要像这个老百姓描述的那样,那就不是荒凉的只有石头和西北风的西域,而是仙境。
自古读书人心目中的桃花源,估计都差得远。
并且老百姓不知道。
仅仅就商会组织的这个往返免费马车运输,管吃管和管住,花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隋朝廷国库最充沛的时候,也不敢这么糟蹋钱。
现在已经明了。
自己的女婿尘清眠是商会的掌舵者,表面上绝对不差钱?就是不知道他哪来的钱,据楚江秋调查,商会是赔钱赚吆喝。
这个三年前还无职无权,仅仅只靠威远侯祖上封荫爵位的一点点俸禄维持家计,女儿出嫁后,囊中羞涩的都不敢回娘家。
怎能有这么多钱?
当然,他还没到西域,没亲眼见到西域,不过,哪怕西域只有道听途说的十分之一好,亦是乐土。
一年多前,尘清眠刚去西域任总督时,恐怕西域一粒粮食都没法种。
因为西域没水。
在西域,水比油贵。
一年多时间,尘清眠能有天大的本事,能解决西域缺水这一从古至今的难题。
若真这样,大隋危了!
真的要灭国了。
因为这样的尘清眠,已不是人,而是神。
开国公尹伊的见识,自不是几个普通老百姓能比拟的。
但正如他所说。
老百姓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开国公尹伊说的话他们不懂,但他们看得懂哪里适合他们生存。
这才是天大的道理。
可这天大的道理,开国公尹伊却不懂。
尘清眠得到消息,开国公尹伊秘密混杂在老百姓中间来西域了。
他却并没想着去迎接。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把真实的西域让开国公尹伊去看。征服一个开国公尹伊,就相当于征服了大隋朝廷文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