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实不对,应该是一年之计在于冬,主要是土地必须要冬灌才能保墒。
再好的良田,若是浇灌不上冬水,来年春天土地亏了墒情,就是把农民忙死,多好的地都不会有好收成。
夜王撤军一个月后,大隋元贞二年十一月初,西域这一年的雪,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些。
却正是农田保墒好时节。
承包翮翥会荒地的农户,正脚不沾地轮流从井里挑水往地里灌冬水。水免费用,农具免费用,种子免费用,明年收成却是自己的,使所有的承包农户人家铆足了干劲,每家农户里,不论大人小孩妇女老人,人人都拼着命往死里忙。
天随人愿。
瑞雪兆丰年,这场雪,使得农户扔了水桶,全都趴在地上,对着天空三叩九拜。
土地保墒成功,就意味着来年必是丰收年。
这样的情景,全面铺开在西域大地上,亘古未有。
“宋老,以你的判断,这些荒地,明年可有收成?”
“总督大人折煞老朽了,称呼宋老三就足够给老朽脸了,足以让小老儿吹嘘一辈子。禀总督大人,农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现如今的西域这三者占全了,来年必是丰收年。”
尘清眠这段时间,也是脚不沾地,坐着马车,拉着翮翥会从中原请来的农事专家宋老佃到处转,这天正走着,恰逢天降瑞雪,好有此问。
马车里生了小火炉,两人边走边烤火聊天。
“有宋老这句话,本督放心了,总算是对西域牧民有了交代。”
“总督大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本督做事不需要名利,只要西域老百姓能填饱肚子,穿暖衣服,比什么都强。”
“上天有好生之德,让尘大人到西域做总督。小老儿敢肯定,明年中秋,西域农户家家户户都会为总督大人立长生牌位,为总督大人祈求福寿、护佑健康、长寿、消灾、增福添禄。”
“宋老过讲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本督本职,怎敢有如此奢望。不过,经宋老如此一说,压在本督心中的大石,仿佛一下子轻了许多。”
宋老佃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是农田里的事,没有他不精通的。
天下事殊途同归,就是这种本性单纯的人,才能一精百通,做事如做人,他们看人不是用眼睛,而是心灵。
宋老佃说的诚恳,有恭维但不多。
连尘清眠自己都觉得,西域老百姓真的是生在了好时节。
他替西域老百姓算过一笔账。
仅就打井,开荒,开沟挖渠,赊销种子,农具,牲畜,甚至收成都免去一年,没任何税赋,这要放在中原,每户没有一百两银子是出不来的,西域更贵,直接翻三倍。
五十万顷荒田,所投入的银子是多少,要专门的算师才算得出来。
不管钱从哪里来,这笔钱已经真金白银砸到了西域大地上,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西域总督的功劳。不然,这些钱怎么没用在别处,而是荒了几万年鸡不生蛋的西域。
只有深知农事的宋老佃,才知道这里边的利害。
尘清眠和宋老佃聊天,主在借以了解农民的心理。
体力能净化人的心灵,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心理才最纯净。土地不会撒谎,土地是啥样,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啥样。
宋老佃虽然是翮翥会从中原高价聘请来的,他却不用任何人陪,一个人走遍了西域所有打过井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