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世间有这么好的人,不怕你们赊了后赖账不给吗?”
“他们说了,不给也可以,谁家没有个困难的时候。”
“哟呵,你们遇到的是送财童子吧。不过,这招高明,本来想赖账,给他们这样一说,反而不好意思了。这都什么人,高人啊。”
“外地人,现在可方便了,码头来了很多外地人呢,卖啥的都有,全都可以赊账。”
“这到新鲜,一阵吃完饭,我出去溜达溜达。”
“这是好事,你可不能犯浑,把他们给撵走了。”
“哪能,放心好了,我当观音菩萨把他们供起来还怕来不及,怎么会撵他们。”
陶平长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是凤州码头船帮的老大。
他爹留给他三条货船,养着七八号人,凤州码头上属他船最多,所有船老大,都听他的。平常来活,都有他调度安排,说让谁出船运就让谁出船运,说一不二。
可能不是自己买的猪肉,平常最爱吃的红烧肉,吃的没滋没味。
吃完饭,陶平放下碗就急不可耐的往外跑。
媳妇说的码头上来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他是在外走南闯北的人,啥人没见过,本能的觉得这里边有事。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啥平白无故的赊给你。
结果一观察,果然平常集市那块儿,比往常热闹多了。
他一路溜达过去,发现那些摆摊的,十个里有八个都是新面孔,货物琳琅满目,生活用品挺齐全,卖什么的都有。各卖各的,看不出他们之间都认识。
但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陶平注意到,他们这些摆摊的人,就没有一个卖的货物是重复的。
“老表,你这个店铺,要是不想经营了,可以卖给我,我可以买下来。”
“你要回老家不干了,正好,我刚来正愁没地方落脚呢,卖给我好了。”
不时地,许多他认识的铺子摊点,已经开始转让给这些新来的了。
可陶平无力阻挡。
他没钱。
隔行如隔山,他即使有钱,也不可能去盘下那些店铺。
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外地人在凤州码头生根发芽。
“你买店铺是想长久干啊?”
“对呀,不然我买它干嘛。”
“哦,这是我们这一带船帮的陶老大,有他在,集市买卖公平,没人敢欺行霸市。”
“就应该这样。人生来平等,不是受谁欺负的。买卖也是,就应该公平公正公开,更不能缺斤短两。陶老大,这个世界就缺你这样的好人。”
想买铺子的人,连捧带舔,把陶老大说的心里暖洋洋的。
一下子对这些外地人没有了抵触心理。
说起来,能赊账,也是好事。
即使码头,有自己的船,一条船也养活不了一家人。
他有三条船,日子还不是过得紧巴巴的。
等他浪够,回到家,发现媳妇和一个身材苗条的“豆芽菜”聊得挺热乎,满面含春。
儿子手里也多了好多小糖人,栩栩如生,眼看要化,都舍不得舔一口。
算了,看在小糖人的份上,不揍这龟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