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者”分舰队在翡翠纪元战场的退缩,以及主力舰队对“望乡星”“现实锚定”战术的暂停,为两个伤痕累累的文明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这并非胜利,只是一次成功的防御反击,迫使强大的掠食者暂时收起了利爪,重新评估猎物的危险程度。
***
“望乡星”,“摇篮壁垒”内部。
压抑已久的生机开始重新勃发。利用这段相对和平的时期,马尔科姆总长组织人手,系统性地清理壁垒外围的战场残骸,回收一切可用的物资和零部件。工程师们则忙着修复和扩建壁垒内部的生存设施,建立更稳固的能源循环和食物生产系统。之前被迫中断的某些基础工业也开始尝试小规模重启。
埃拉执政官抓住时机,大力推动行政体系的重建和民心凝聚。她定期通过广播向所有幸存者通报外界情况(经过适当过滤),表彰在防御和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并公开讨论殖民地未来的规划。透明的沟通和切实的改善,逐渐抚平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一种名为“希望”的韧性在人们心中扎根。
阿米尔博士和林星则带领研究团队,对“共鸣投射”和“净化之矛”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优化。他们建立了更精确的能量传导模型,试图降低投射过程中的损耗,并探索是否能在“摇篮壁垒”内部,模拟构建一个小型的、自持的融合能量环境,减少对外部共鸣的绝对依赖。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浮现。
持续的高强度能量运作,尤其是几次“净化之矛”的发射,对“摇篮壁垒”的核心——林默印记与星球能量的融合点——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负荷**。阿米尔监测到,核心区域的能量活跃度虽然依旧很高,但其“响应速度”和“可塑性”似乎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下降。
“就像肌肉过度劳累后需要恢复,”阿米尔忧心忡忡地向埃拉汇报,“核心并非无限能源。我们之前的运用方式,可能过于‘粗暴’了。需要找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利用方式,否则在未来的持续对抗中,它可能会……‘疲劳’甚至‘损伤’。”
这个消息给刚刚提振的士气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最强大的武器,并非没有代价。
***
翡翠纪元,地球。
击退“收割者”分舰队的进攻,让整个灵蕨族社会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之中。年轻一代更是将凯伦、菲罗斯、莉莉娅等人视为英雄,对与“方舟”的联盟以及“盖亚之盾”的力量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凯伦和菲罗斯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利用这段和平期,一方面全力维护和优化“盖亚之盾”,修复在战斗中受损的灵能共振塔;另一方面,则开始着手解决一个之前被战争掩盖的内部问题——**“净源守护者”** 的遗留影响。
虽然瑟薇拉长老及其核心追随者已被边缘化,但他们所代表的、追求绝对纯净和谐的理念,依然在一部分年长或思想保守的族人心中留有市场。战争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融合”与“开放”道路的正确性,但并未完全消除理念上的分歧。
菲罗斯主张趁热打铁,通过立法和宣传教育,彻底清算“净源守护者”的“错误思想”,将融合发展的道路确立为唯一的正统。
但凯伦持更加谨慎的态度。“武力可以赢得战争,但无法赢得所有人心。”他的信息波带着深思,“瑟薇拉长老的理念,源于对故土纯净的热爱,这种情感本身并非错误。我们需要的是引导,而非简单的压制。强行统一思想,可能会埋下更深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