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 第16章 翡翠纪元与往昔回响

第16章 翡翠纪元与往昔回响(1 / 2)

旧世界的终末,在新生纪元的漫长时间尺度下,逐渐褪色为神话与地质层中一道模糊不清的界限。那颗曾被绝望的裂隙撕裂的星球,在经历了规则层面的彻底重塑后,迎来了被后世学者称为“翡翠纪元”的漫长岁月。

昔日蔚蓝的海洋被泛着柔和磷光的、成分未知的液态介质取代,被称为“光漪之海”。大陆板块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某种缓慢而宏大的力量作用下,如同睡莲叶般在光漪之海上缓缓漂移、碰撞、分离。植被不再是单一的绿色,而是呈现出以翡翠色为基调,夹杂着晶蓝、琥珀紫与流动银白的、绚烂而和谐的奇异生态。巨大的、如同活体水晶般的树木拔地而起,它们的根系能汲取地壳深处的能量,枝叶在微风中会发出空灵悦耳的音符;发光的苔藓覆盖着起伏的山峦,将夜晚映照得如同朦胧的极光梦境。

这是一个物理规则与旧世界截然不同的星球。重力场存在微妙的区域性差异,某些区域轻灵如羽,某些区域则沉重如铅。空间结构也并非绝对稳定,偶尔会在能量富集点产生短暂的、无害的“褶皱”或“气泡”,使得短距离的瞬移成为某些本土生物的本能。这是一个美丽、富饶,却又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新世界。

在这颗星球上,一个新的智慧种族逐渐崛起,他们自称“灵蕨族”(Lyrn)。他们的形体优雅而纤细,皮肤呈现出半透明的珍珠光泽,皮下有细微的、如同植物脉络般的能量纹路在缓缓流淌。他们的长发如同活着的蕨类植物,能够感知环境中最细微的能量流动和信息素。灵蕨族并非通过声带发声交流,而是通过头部蕨叶的微妙震颤,发射和接收一种复杂的、包含图像、情感和概念的生物信息波。

他们建立的城市并非由钢铁水泥构成,而是通过引导活体晶体和特殊植物的生长,形成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的、如同巨大艺术雕塑般的有机建筑。他们的文明建立在与星球能量流动和谐共鸣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特的生物灵能科技。

然而,在这个看似和谐完美的“翡翠纪元”之下,潜藏着一些连灵蕨族自身都难以理解的“异常”。

在灵蕨族最大的城市“晶歌之城”下方,最古老的活体图书馆“根须回廊”的最深处,一队年轻的灵蕨族勘探者——队长凯伦(Kaelen),敏锐的感知者莉亚(Lia),以及强壮的守护者托里克(torrik)——正面临着一个让他们困惑不已的发现。

他们奉命探索一条新近出现的、通往地壳更深处的能量脉动通道。在通道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个被致密的能量结晶密封的、不属于灵蕨族任何已知建筑风格的古老洞窟。

“能量读数非常古老,凯伦,”莉亚的蕨叶轻轻颤动,传递着警惕与好奇交织的信息波,“结构稳定得不可思议,似乎被某种力量刻意保存了下来。但最奇怪的是……它的能量签名,与整个星球的背景波动……存在一种极其细微的、不和谐的‘杂音’。”

托里克用他强化的晶体前肢敲击了一下洞窟入口的结晶壁,发出沉闷的回响。“无法强行打开,结构强度超乎想象。似乎……在排斥我们的灵能共鸣。”

凯伦靠近结晶壁,将手掌贴在上面,闭目感知。他的蕨叶剧烈地颤抖起来,传递出一连串混乱而强烈的信息碎片:“混乱……恐惧……冰冷的秩序……还有……一种……灼热的……悲伤?这里面封存着什么?”

就在他们试图进一步探究时,莉亚突然发出一声尖锐的信息波啸叫:“小心!能量反应!”

只见那致密的能量结晶壁上,突然如同水面般荡漾起涟漪,一段残缺不全的、充满噪点的影像强行投射到空气中:

影像中,是扭曲破碎的、由直线和直角构成的怪异结构(废墟),天空是令人不安的暗红色,无数模糊扭曲的身影在疯狂地奔跑、哭喊,一种他们无法理解、却本能感到恐惧和悲伤的尖锐噪音(旧世界人类的语言和灾难声响)充斥着背景。

这段影像一闪即逝,但其中蕴含的强烈负面情感和与翡翠纪元格格不入的混乱信息,让三位灵蕨族勘探者感到一阵强烈的精神不适和恶心。

“那是什么?!”托里克的信息波充满了震惊与排斥,“如此……混乱和痛苦!是某种远古的、失败的生态试验记录吗?”

莉亚强忍着不适,快速记录着影像残留的能量特征:“不……不像。这种信息结构……太复杂了,充满了……‘意图’和……‘故事’。更像是一种……文明的残留物。”

凯伦凝视着恢复平静的结晶壁,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疑惑。灵蕨族的历史记载中,他们的文明是这颗星球自然演化、在和谐共鸣中诞生的唯一智慧结晶。这个洞窟,以及里面封存的可怕影像,无疑在挑战这个根深蒂固的认知。

他们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晶歌之城”的长老议会。议会对此高度重视,却也无法给出解释。他们派遣了最顶尖的灵能历史学家和结构师前来,但都无法突破那层结晶壁,只能确认其年代久远到超越灵蕨族的信史范围,并且其保存技术匪夷所思。

与此同时,在星球的其他一些能量异常点,也偶尔会有类似的、零星的“异常回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