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通科技股价的连续暴跌,如同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张晟的神经。四十一元的关口失守,不仅意味着公司市值腰斩,更触发了股权质押的预警线。冰冷的追加保证金通知,像催命符一样送到他的办公桌前。
深夜,晟通科技董事长办公室灯火通明,烟雾缭绕。张晟双眼布满血丝,死死盯着屏幕上绿得刺眼的K线图。电脑旁,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林氏…沈皎洁…”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嘶哑,带着刻骨的恨意。他精心构筑的防线,他赖以维系地位的市值,正在被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一步步瓦解。更让他恐惧的是,他感觉到背后那双来自罗氏集团的“眼睛”,目光正变得越来越冷。如果失去利用价值,他的下场会比王明更惨。
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反击!哪怕…是最后一搏!
他猛地抓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声音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启动‘火种’计划。不计代价!”
与此同时,陆家嘴另一栋摩天大楼的顶层,沈皎洁站在全景落地窗前,俯瞰着沉睡中的城市。灯火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安静而庞大,仿佛白天的腥风血雨从未发生。
“张晟的质押盘,压力很大。”林卿卿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过来,递给他,“刚刚收到消息,他抵押给‘信丰信托’的那部分股票,已经触及了平仓线130%。信丰那边给了最后24小时的宽限期。”
沈皎洁接过牛奶,温热透过杯壁传来。他的眼神异常平静,经过前次的淬火,这种级别的压力已无法让他动容。“困兽犹斗,何况是张晟这种人。他绝不会甘心被平仓。接下来,他会用尽最后的手段。”
“你认为他会怎么做?”林卿卿问。
沈皎洁沉吟片刻,脑中飞速推演着张晟的性格和可用资源。“舆论反扑是必然的,但仅仅靠放消息已经不够了。他需要…制造一个更大的事件,转移视线,甚至…制造一个让我们无法继续做空的环境。”
他走到战术平台前,调出晟通科技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图谱,目光锁定在几个模糊的阴影区域——“晟通医疗产业投资基金”、“创新医疗研发有限合伙”…这些看似独立的实体,背后都若隐若现地有着张晟的影子。
“查这些关联基金和合伙企业最近半年的资金流向,特别是大额的、用途不明的支出。”沈皎洁下达指令,“另外,重点关注晟通旗下那些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项目,尤其是那些数据不透明、但曾被他们大肆宣传的‘重磅新品’。”
直觉告诉他,张晟如果要做文章,突破口很可能就在这些真假难辨、却又最能煽动市场情绪的“未来”上。
命令刚下达不到半小时,凌晨时分,一场针对沈皎洁和林氏资本的舆论风暴,毫无征兆地骤然掀起!
数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自媒体和网络论坛,几乎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重磅爆料”:
《深扒做空机构林氏资本:那些年他们割过的韭菜》
《天才还是恶魔?起底沈皎洁的“神准”盘感》
《警惕资本恶意做空:谁在扼杀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未来?》
文章内容极具煽动性,将沈皎洁描绘成一个依靠“神秘背景”和“不正当手段”恶意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的资本刽子手。更阴险的是,文章巧妙地将沈皎洁的精准判断歪曲为“内幕交易”或“勾结上市公司高管”(影射王明事件),并上升到“打击民族高科技产业”、“阻碍中国医疗进步”的高度,试图挑起公众情绪和监管层的敏感神经。
水军蜂拥而至,在各个平台刷屏控评,瞬间将相关话题顶上了热搜榜。不明真相的网民被情绪煽动,纷纷加入对沈皎洁和林氏资本的声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