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渊拎着奶茶杯站在门口,黑衣服上还沾着点雨痕,大概是来的时候下了阵急雨。他没急着进来,反而把走廊的灯按亮了,顺手把门框边摇摇欲坠的拖把扶正。
“你这宿管阿姨眼神挺好,还能认出你。”姜悦兮接过奶茶,吸管一戳到底。
“她问我是不是你男朋友。”沈墨渊耸肩,“我说‘快了’。”
林悦差点被泡面呛到,抬头瞪他:“你乱讲什么?”
“讲实话。”他走进来,把另一杯放在桌上,“再说,你不是刚说我们挺配?”
姜悦兮翻个白眼,低头搅着芋圆。甜味还在,但没刚才那么冲了,像被雨水洗淡的晚霞。
林悦盯着手机屏幕,论坛那篇长文的热度还在涨,评论区已经有人扒出李维名下的另外两家“舆情公司”,连带牵出三个高校的类似事件。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做点什么?”她忽然抬头。
“比如?”姜悦兮问。
“比如,把这套操作流程整理出来,做成公开文档。”林悦语速加快,“哪些是剪辑痕迹,哪些是元数据异常,普通人也能看懂的那种。”
沈墨渊挑眉:“你是想搞个‘反造谣指南’?”
“对。”她点头,“很多人不是不想反抗,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开始。”
姜悦兮笑了下:“你还真把自己当记者预备役了。”
“那你也得配合。”林悦看向她,“你有实战经验,沈墨渊懂技术,我……我现在至少不怕了。”
沈墨渊靠墙站着,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滑了几下:“我刚查了,李维确实在联系校外媒体,但不是为了反咬我们,是在找下家甩锅。”
“甩锅?”姜悦兮皱眉。
“他把周倩的操作记录发给了一个财经自媒体,标题都拟好了——《学生会黑幕:校园权力游戏背后的金钱交易》。”他冷笑,“想把自己包装成‘内部举报人’。”
“那我们得抢在他前面。”林悦立刻说,“把完整的证据链公开,但这次不走校报,直接发到社交平台,带话题,找几个有影响力的账号联动。”
姜悦兮盯着U盘出神:“可一旦公开,不只是他们,所有被牵连的人也会被扒出来。比如那些收钱删帖的干事,还有帮忙剪辑视频的技术部成员……”
“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林悦说,“发布前先私信,给二十四小时回应时间。愿意站出来说明情况的,我们可以匿名处理;死扛到底的,就别怪我们不留情面。”
沈墨渊吹了声口哨:“林大记者,你这招够狠。”
“不是狠。”她摇头,“是公平。”
三人沉默了几秒,空气里只剩下奶茶杯被捏扁的细微响声。
“那就干。”姜悦兮把空杯扔进垃圾桶,“但得定规则。第一,所有信息必须双重验证;第二,不碰隐私,只公布行为证据;第三,每条发布前必须三人签字同意。”
“签字?”林悦笑,“搞得像成立公司。”
“本来就是。”沈墨渊掏出手机,“我刚搜了,‘学生权益监督小组’还没注册过公众号。”
“名字太正经。”林悦皱眉,“得有点记忆点。”
“叫‘真相快递’怎么样?”姜悦兮歪头,“随叫随到,专送实锤。”
“土。”沈墨渊摇头,“叫‘反套路联盟’。”
“更土。”林悦翻白眼,“要不叫‘灯塔计划’?黑暗里总得有个亮的。”
“太装。”姜悦兮撇嘴,“还是‘真相快递’听着接地气。”
最后三人举手表决,二比一,“真相快递”正式诞生。
第二天中午,姜悦兮在图书馆三层找到了技术部的赵岩。男生正戴着耳机剪视频,屏幕上是上周篮球赛的集锦。
她坐下没说话,只把一张纸推过去。
是段录音截图,时间戳显示为十二月十七号晚上十点零七分,正是天台事件发生四分钟后。录音内容是赵岩和周倩的对话片段。
“……剪掉她后面那句‘你们根本不懂我’,再把李维那句‘她迟早完蛋’往前挪三十秒。”
“这样听起来,就像她在挑衅?”
“对,情绪递进,更有爆点。”
赵岩摘下耳机,手指微微发抖:“你什么时候拿到的?”
“不重要。”姜悦兮平静地说,“给你二十四小时。你可以写说明,我们会匿名发布;也可以装死,等我们公开时,你自己解释为什么帮她伪造证据。”
他低头看着截图,喉结动了动:“我……我只是想进宣传部核心组。她说只要这次配合,就推荐我当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