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真正的危机!(1 / 2)

这标题极具煽动性,噱头十足。

直接将《古或仔》定性为危害社会的“毒瘤”,矛头直指其最脆软的软肋……

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而标题下方配发的照片,更是极具视觉冲击力和现实讽刺意味。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一条熟悉的旺角小巷。

几个看上去最多十六七岁的少年,赤裸着上身或穿着紧身皮裤。

手臂、胸口纹着粗糙的仿古纹身,手里赫然握着明晃晃的砍刀和粗铁棍。

他们正对着镜头另一方向的人怒目而视,脸上是模仿电影角色的狰狞与狂妄。

背景里还能看到惊惶躲避的路人。

第二张照片则是一处霓虹闪烁的昏暗街角。

几个穿着极其暴露、妆容浓艳的年轻女孩,姿态慵懒地靠在墙边或电线杆上。

眼神迷离而妩媚地朝着过往的行人招手。

她们模仿的,正是电影里那些依附于帮派、游走在边缘的“阿嫂”形象。

第三张照片甚至是一张医院急诊室的模糊远景。

配文暗示“因模仿《古或仔》情节斗殴致重伤入院青少年数量激增”。

这些照片,与《古或仔2》海报上那些经过艺术加工。

显得“帅气”、“热血”的画面形成了残酷而直接的对比。

电影里是“艺术”,而报纸上呈现的,是血淋淋的、被误导的现实!

报道正文更是引用了所谓“教育界人士”、“社会学者”和“忧心家长”的严厉批评。

将近期港城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校园霸凌事件增多、社会风气浮躁等一系列问题。

都直接或间接地归咎于《古或仔》系列电影所带来的“不良示范”和“精神污染”。

文章最后,笔锋犀利地质问。

“当我们的孩子不再向往课堂,而是模仿陈浩南留起长发。”

“当解决矛盾的方式从沟通变成拔刀相向。”

“当纯真的少女以成为‘大哥的女人’为荣……”

“这部电影的制作方、推广方,乃至为其摇旗呐喊、保驾护航的人。”

“你们究竟要为我们港城的未来,负上怎样的责任?!”

这已不仅仅是一篇娱乐报道,这是一篇战斗檄文!

是一记瞄准了《古或仔》命门,并试图将其背后势力都拖下水的重锤!

张富贵看着这些文字和图片,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骨窜上来,瞬间四肢冰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愤怒的家长、卫道士的抨击。

以及官方迫于舆论压力可能采取的审查和限制……

“这,这……”他嘴唇哆嗦着,想说这是污蔑,是巧合。

但那些照片和发生在眼前的事实,让他连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龙港升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刚才的淡定早已荡然无存。

他终于明白江浩的“阴招”是什么了……

他不去辩解票房,不去争论电影艺术性,而是直接掀桌子,把问题上升到社会公害的层面!

这一招,太狠了!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

“江浩……你……你好得很啊!”龙港升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眼中杀机毕露。

张富贵颤抖着拿着那份报纸,仿佛那不是纸,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

然而,这仅仅是风暴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