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搭档陆云翼(2 / 2)

龙一的声音依旧平稳,但于承志能听出其中一丝难得的赞赏:“他并未立刻动手,而是三言两语,便点破了那几个地痞的幕后主使之名,以及他们以往几桩不为人知的龌龊勾当。

对方气焰瞬间被打压。随后动起手来,其身手干净利落,专攻关节要害,瞬息间便将五六名持械壮汉制服,且分寸拿捏极准,未致残,却令其彻底失去反抗之力。

更难得的是,事后他能迅速厘清各方关系,对南京城内三教九流、各方势力的盘根错节,似乎了如指掌。

臣观其行事,洞察、决断、武力、对局势的掌控,皆远非常人可比。确是干才,埋没于市井,可惜了。”

朱啸看向陆云翼:“龙一说你可助于承志一臂之力。你以为呢?”

陆云翼目光转向于承志,那锐利的眼神仿佛在瞬间对于承志进行了一番评估,他抱拳道:“陛下,于大人。南京地面,看似规矩森严,实则水下暗流汹涌。周海虽死,其党羽未清,与之牵连的官吏、商贾、帮派,此刻正如惊弓之鸟,亦可能狗急跳墙。

于大人新任府尹,欲整肃纲纪,正需厘清这些暗线。云翼不才,于侦缉刑名、市井江湖之道,略有心得,愿效犬马之劳。”

他的话语直接而务实,没有虚辞,直接点出了于承志即将面临的核心挑战,并表明了自己的价值。

朱啸对于承志道:“于爱卿,此人便交予你了。你觉得如何?”

于承志仔细打量着陆云翼。此人背景复杂,经历坎坷,眼神锐利,言语干脆,身上既有前朝锦衣卫的干练与敏锐,又带着几分江湖落魄之气,但观其言行,并非奸猾之辈,反而有种难得的坦荡和沉静的力量。

龙一的评价也极高。他初来乍到,正是需要此等熟悉地方情弊、且有真才实学之人辅佐。

于承志拱手,郑重道:“陛下,臣观陆壮士气度沉毅,目光如炬,确是难得之人才。得此臂助,臣肃清南京,信心倍增。”

“好。”朱啸点头,看向陆云翼,“陆云翼。”

“草民在。”

“朕任命你为龙鳞卫副指挥使,即刻起,统领江南龙鳞卫,归属指挥使赵铁柱节制。但你当前首要职责,是辅佐新任应天府尹于承志,整肃南京治安,清剿周海余孽及一切不法!你可能胜任?”

陆云翼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神采,那是一种沉埋已久的锋芒终于得以再现天日的激动,但他很好地控制住了情绪,只是那挺直的脊梁似乎更加挺拔。

他重重叩首,声音铿锵有力,带着无比的决心:“臣陆云翼,领旨谢恩!必竭尽所能,辅佐于大人,为陛下肃清江南!”

朱啸最后对于承志道:“人手朕都给你了。如何施为,朕拭目以待。”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于承志与陆云翼齐声应道。

于承志与陆云翼一同退出了行辕书房。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远不及他心中那团火来得炽热。

他知道,自己那平静甚至可以说沉闷的教学生涯,至此彻底结束了。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更为艰险、更为复杂,却也更能实现他毕生抱负、无愧于先祖忠烈之名的征途。前路注定荆棘密布,但他义无反顾。

他看向身旁这位新搭档,直接开口:“陆副指挥使,陛下之意,你我都明了。应天府现状,你有何看法?”

陆云翼没有丝毫客套,目光扫过远处熙攘的街道,语气冷静得近乎冷酷:“于大人,周海虽死,但其党羽未清,与其勾结的官吏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赵文华留下的烂摊子,千头万绪。此时上任,看似接手烫手山芋,实则是趁其惊魂未定,犁庭扫穴的最佳时机。属下在南京地面还有些耳目,愿为大人前驱,先将这潭水下的鱼虾,摸个清楚。”

于承志看着他眼中熟悉的锐气,那是属于执法者的光芒,心中一定:“好!事不宜迟。陆副指挥使,你立刻以龙鳞卫副指挥使的身份,调阅周海案所有卷宗,并动用一切可行手段,监控所有与周家有牵连的官吏、商贾及江湖人士!凡有异动,立即报我!本官要在这应天府,重立《大明律》的威严!”

“属下遵命!”陆云翼拱手,嘴角露出一丝冷峻而自信的笑意,那是猎手终于重回猎场的表情,“属下这就去办。定让那些魑魅魍魉,无所遁形。”

安排好了南京这步关乎东南大局的险棋,朱啸并未在这座依旧沉浸在震撼、恐惧与揣测中的留都多做停留。当日下午,他便带着龙一及部分核心护卫,悄然无声地离开了南京城。

马车碾过官道的尘土,一路向东。车窗帷幔低垂,隔绝了外界的视线。朱啸靠坐在车厢内,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轻轻敲击着。应天府的风波,于他而言,只是一次清理门户与布下新子的序曲。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金陵的城墙,投向了那片更为广阔、也更为关键的东方海域——那里,有着帝国至关重要的出海口,有着纷繁复杂的海外贸易,也有着蠢蠢欲动的西夷帆影。

他的目的地,是宁波府。那里,将有另一场关乎国运的棋局,等待他去开启。而南京,由于承志和陆云翼掀起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